全國教師荒嚴重,受到AI、半導體高薪磁吸效應影響,自然、科技與STEM領域教師的招聘尤其困難。教育部近日預告修法,擬放寬現行以聘請高職實務教師為主的「專技教師」制度,讓具有業界經驗六年者也能成為正式教師,並加修八個教育學分強化教學知能。
不過教育部作法,引發教團不滿,全教總批評是「病急亂投醫」的短線操作,擔心破壞現有師培體系。台師大教育系教授林子斌也認為,缺老師已成新的國安危機,教育部想解決燃眉之急,但此舉不應成為常態。為何不實質幫教師調薪?不真正落實行政減量?減少校是會議對教師的壓力?
「高級中等學校專業及技術教師遴聘辦法」原本主要用於技高聘用教授實務課程的業師,教育部擬修法,納入「特殊科目」為適用對象,針對現下人才缺乏的STEM或自然、科技領域,引導相關系所畢業且具業界資歷,或曾從事大專校院講師及以上教研工作等人才,經校內教評會公開甄選並由教育部審核,亦可在普高擔任專技教師。
教育部強調,目前規畫專技教師需由相關系所畢業,具相關業界實際工作經驗六年以上,且任職公司必須是登記員工人數百人以上的中大型企業或外商公司。
不過全教總表示,造成教師荒的根本原因,在於教育環境日趨惡劣,要根本解決問題,首先應提升入職誘因,調整教師薪資與福利,留住優秀人才;同時,應修法杜絕校園濫訴,重建教師專業尊嚴。
林子斌表示,具備何種專業,與能否適切地教導給學生是兩回事。一名工程師廿、卅年前自物理系畢業,但十幾年來都專注於工作上的某個面向,真的能馬上回頭教書嗎?
「現在誰不知道,老師就是高風險職業。」林子斌強調,假設一退休工程師投入教職行列,但要面對的不只有教學還有家長的壓力,被投訴、被告等風險,若能領退休金過好日子,為什麼要為幾萬塊冒險。教育部應從根本解決問題,而非頭痛醫到腳、找已經賣肝賣到不行的人來校園教書。(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9.05)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