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健署上月有條件通過2家加熱菸業者共14品項申請案,未來可在規定的通路內上架販售,引發家長憂心。北市自治條例禁止校園周邊50公尺內販售加熱菸,衛生局昨重申禁令,並將研議是否擴大範圍。新北市衛生局則表示,加熱菸主要在網路販售,禁止在校園周邊販售意義不大。
國健署調查,全台青少年使用新興菸品近8萬人,與紙菸使用人數不相上下,北市府在2022年訂定「新興菸品管理自治條例」,禁止高中以下校園周邊50公尺內販售、供應、展示或廣告加熱菸品,但迄今無開罰紀錄。
馬偕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黃偉新表示,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加熱菸健康影響證據報告書」指出,加熱菸的煙霧中有多達29種有害及潛在有害成分,是紙菸的2至10倍,且比紙菸更容易上癮。
衛生局昨與董氏基金會舉辦「戳破菸品誘惑」校園宣導記者會,局長黃建華指出,原則上校園周邊會維持禁止販售,目前盤點校園50公尺內有販售菸品商家約180間,將先輔導,告知注意事項並要求員工教育訓練,待法規正式上路後也會稽查,若發現違規會直接開罰,最高罰5萬元,可連續處罰,後續再依執行成效評估是否擴大管制範圍。
新北市衛生局指出,法令禁止供應菸品給20歲以下青少年,除持續強化稽核網路平台及實體販售點,也將喬裝購買測試,確保業者落實身分查核機制。至於未明令高中職以下周邊不得販賣,衛生局坦言,加熱菸管道多來自網路,只要賣給20歲以下者都是觸法,開在學校周邊不符合利益。
國民黨議員楊植斗表示,市府應專案稽查,重罰提供菸品給學生的商家,特別是販賣喪屍菸彈及內含不明重金屬成分的電子煙。
民進黨議員王閔生認為,法條管制再嚴,還是會有學生偷抽菸,市府宣傳力度上要更加強。民眾黨議員陳宥丞說,在公園或禁菸區抽菸已很難查緝和開罰,加熱菸開放後一定更困難,呼籲中央要有配套措施,特別青少年菸害防治部分。(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8.22)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