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韓,越來越多年輕人成為住在家裡靠父母養的「袋鼠族」。這群年齡多在30至40歲之間的未婚男女,大多擁有大學甚至研究所學歷,卻因找不到理想工作或無力負擔高昂房價,只好長期與父母同住,韓媒對此示警,袋鼠族恐帶來貧窮的世代循環。

根據《中央日報》報導,隨著「袋鼠族」數量激增, 南韓越來越多高齡父母被迫延後退休,報導列舉實例,一名34歲的南姓男子因原本工作缺乏發展機會,決定辭職報考研究所,期間完全依賴父母金援;另一名30歲的金姓男子則正準備教師考試,也同樣與父母同住,由家人負擔生活與學費。儘管這些青年內心多少有內疚感,但他們普遍認為「專注考試」才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

首爾研究院的調查顯示,1981至1986年間出生的首爾市民當中,約有41.1%在35歲時仍與父母同住,幾乎是上一代的兩倍多。從南韓全國範圍來看,這個比例也從18.6%大幅成長至32.1%,反映出與父母同住的現象愈發普遍。

南韓出現眾多「袋鼠族」,凸顯出年輕人邁向「成年生活各項里程碑」的時間延後,從畢業、就業、結婚到搬出家門,這四項代表獨立的指標都在推遲。南韓統計廳數據指出,2023年畢業平均年齡已從1986年的22歲上升至24歲,就業年齡從21歲延至24歲,結婚從26歲延後至33歲,離家平均年齡更來到38歲。

韓國勞動研究院研究員Kang Dong-woo指出,雖然就業多集中在首都圈,但高生活成本迫使年輕人放棄獨立,形成首爾地區「袋鼠族」比例更高的情況。

更令人擔憂的是「袋鼠族」現象的長期衝擊,Kang Dong-woo指出,可能加重父母財務壓力,若父母並非高收入族群,他們為了支援子女,可能會犧牲自身的退休計畫,成為一場跨世代的社會危機。

而在台灣,高房價同樣成為青年搬離家門的最大障礙。此現象也導致結婚與生育年齡延後,男性初婚年齡上升至約33.9歲、女性為31.6歲,顯示晚婚趨勢明顯。(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