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福部委託學者研究,發現子女施暴父母案件,近七成兒少有身心狀況,且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占比最高。十五歲國中畢業生阿華,有輕度智能障礙及ADHD,因父母離異,與母親和家中長輩同住,中學開始出現偷竊、拒學、網路成癮等,後續對家人吼叫、丟擲物品,被通報為家暴加害人。

阿華因對母親與長輩施暴,被通報逾五次,由家防中心處理,其中一次因持刀揮舞,在家人報警之後被送至醫院收治。

高雄市家防中心社工督導吳汶芳表示,家防中心社工至學校討論案情後,協助阿華母親申請通常保護令,並舉辦跨網絡討論會,聯繫警政、社政研擬方案,阿華目前定期回診、穩定用藥,並接受個別心理輔導等資源。

據學者分析數據,兒少施暴父母案件,逾百分之六十七點五的兒少加害人有特殊身心狀況,其中占比最高者為ADHD,占整體的百分之廿二點七,其次為泛自閉症障礙占百分之十七點八、有自殺意念或行為占百分之十六點四、情緒障礙及妥瑞氏症均占百分之四點四。

總北投分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鄒輝穎說,中重度自閉症個案,學齡時期會出現社交互動困難,寒暑假、過年期間,因學校放假、特教資源無法介入協助,是暴力發生高風險時機;亞斯伯格等隱性自閉症病童,至中高年級因為無法應對複雜的人際互動,加上性荷爾蒙分泌,也容易導致暴力發生;ADHD患者的衝動特質,結合特定情境,容易誘發暴力案件,也是ADHD孩童容易成為暴力加害者的可能原因。(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