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土城謝姓家暴男,當街砍殺妻子、小姨子一案震驚全國,該男違反保護令,卻被檢察官無保請回。衛福部保護司司長張秀鴛指出,包括土城案在內,近年「互申請保護令」家暴案增加,衛福部將制定新指引,協助第一線人員因應高風險狀況,辨別真正被害人、避免資源錯置;也將提供高危險資訊給檢察官,以利聲請羈押。

衛福部今日(14)召開「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推動小組第6屆第6次會議」,邀集司法院、法務部、教育部、內政部警政署、地方政府及專家學者,針對新北土城一案,進行全面性檢討與機制盤點。

張秀鴛指出,今日會議中,達成5項決議,包括強化第一線專業人員教育訓練、研擬跨轄通報與應變機制、盤點刑事程序銜接處理、針對雙向加害或被害案件提出新指引、提供完整心理輔導與支持。

張秀鴛說明,土城案從通報、相關人員介入、刑事案件處理到保護令聲請核發,程序都沒問題,整個網絡唯一遺憾的部分,是該男違反保護令案件沒有得到檢察官認可,未向法院聲請核發羈押、也沒有責附條件。

張秀鴛表示,衛福部將邀集警政署、法務部及司法院,針對家暴案件刑事處理流程進行制度性檢視,提供更多危險訊息給檢察官,如被害人家庭背景、相對人特殊身心狀況等,以利聲請羈押。

近年越來越多「互為相對人」家暴案件,雙方都申請保護令的案件約占1成。張秀鴛表示,土城案也是雙方都有申請保護令。衛福部將召集跨部會制定新指引,針對當事人互為相對人情形,研擬特別評估及處理原則,以因應高風險狀況。

張秀鴛解釋,即便雙方互為相對人、都申請保護令,仍有暴力發生原因和存在的權力關係,應從現象去看暴力本質,認清誰是被害人、誰是行為人,避免雙方申請都核發,造成資源浪費。因此專家提出,希望制定指引,讓第一線人員更好分辨,提供真正的被害人相關服務,減少資源濫用。

此外,也將強化警政、檢察、法院、社政、衛政等第一線專業人員教育訓練,提升對親密關係暴力本質、加害人行為模式及高風險徵兆敏感度與應對能力;請內政部警政署整合跨轄案件的通報、應變流程,避免轄區分工不同產生服務斷點;並請新北市政府啟動整合性悲傷輔導與心理支持機制,協助受害人子女及其家庭走出創傷。(時事新聞來源:中時電子報,2025.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