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鐘點看護移工」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正式上路,部分團體另訂加費項目,包括重度失能、體重超過八十公斤、有攻擊傾向、精障等,每日或每小時加收一百至六百元不等的費用,引發雇主協會不滿,質疑加費不僅加重民眾負擔,可能造成歧視。

對此,勞動部表示,臨床照顧實務中,針對重度失智、體重超重、有攻擊傾向等困難個案,服務人員需具更高的技巧與應變能力,因此多數照護服務制度皆有困難加費機制,本計畫試辦單位也參考了市場既有作法。

根據勞動部公告,全國共有六家公益團體提供鐘點看護移工服務,四小時最低收費一千元,最高一二五○元,全日最低兩千六、最高三千五百元。部分公益團體則另訂加費項目,被照顧者若為重度失能、體重超過八十公斤、有攻擊傾向等情,每日或每小時需加收一百至六百元不等。

台灣失能者家庭暨看護雇主國際協會表示,本國居服員針對失智、精障有專業課程認證,通過培訓者才能照顧特殊需求者,質疑這些鐘點看護移工是否有具備專業認證。再者,加費項目恐怕會讓肥胖、重度失智、精障等較難照顧的疾病成為原罪,將肥胖與疾病標籤化,造成歧視。此外,本國照服員到宅服務時,不收取交通費,但鐘點看護移工卻需額外支付,此差異可能加重偏鄉家庭負擔。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陳景寧認為,台灣進入零家庭照顧者、大缺工時代,須想辦法提高人力效能,樂見政府部門各種創新嘗試。(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