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當前的臺灣社會,社工的角色愈發重要,尤其是在面對社會安全網運作的諸多挑戰,然而,根據衛生福利部所發布的2024年強化社會安全網考核成績,各個縣市在社工人力的進用率上出現顯著的差異,這不僅反映各地方政府需求與供給的落差問題,也是用以揭示背後更為深層的社會結構與政策缺失。

根據衛生福利部該項的數據顯示,臺灣六都中,新北市的社工人力需求為995人,但是,實際的進用人數只有706人,進用率僅71%,相比之下,臺北市需求為525人及其進用453人的86.3%、桃園市需求為592人及其進用507人的85.6%進用率、臺中市需求為756人及其進用679人的89.8%進用率、臺南市需求為599人及其進用528人的88.1%進用率,以及高雄市需求為886人及其進用798人的90.1%進用率,六都中敬陪末座的新北市其進用率只比離島連江縣的64%高些,這也讓中央對於新北市社會安全網人力的補助一舉從6成降為5成,藉此達到不足額進用的行政懲罰效果,但是,相與衍生整體社工人力的進用問題及其水平或垂直人力的配置議題,便有其通盤檢視和檢討之處,畢竟,不足的社工人力,不單單只是人力資源的問題,更是一項社會資本的流失,進而會影響到社會安全網的實質運作,如此一來,關乎到地方縣市政府之間的社工人力資源競爭問題,實有必要推動制定更兼具公平的補助分配機制,藉此避免弱勢縣市進一步陷入進用、流失的運作困境。

誠然,社工人力荒的嚴重短缺早已是一項全國性問題,如此一來,攸關到徵才、育才、留才的社工人力資本議題,就不應該僅是淪為各個地方縣市政府之間的網內互打,抑或是社政業務不同方案之間的群組搶人,而是有其扣緊縣市之間的人文區位落差及其各自問題處遇困境,據以找出包括工作負荷過重、薪資待遇不公,抑或是職業價值成就低落、職涯發展前景不明等衡平關係,連帶地,從單一縣市的個別落差到全國縣市的普遍現象、從進用率到離職率、從異動率到流失率、從資淺新生代到資深世代、從社會安全網到其他社政範疇、從政府機關到民間單位等相與糾結的環扣拉扯,直指出來的是社工人力的流失議題,實比想像中來得複雜、深邃,遠地不說,幅員遼闊、類型分殊、交易成本、機會成本、同工不同酬、不同工同酬等結構性限制,也讓留不住社工的客觀現象,這早已經是一項預期之中的演變後果,更遑論於僅是招募社工相關科系大三至研究所學生,分派到各個社福中心當社工助手,以提前理解社工甘苦作法,更是有將體制內的科班社工和推廣教育性質的學分班社工,逕自一分為二的便宜行事作法,這部分著實是忽略了保護性社工業務背後所實有的生命歷練、人生文本、社會資本等等隱而未現的社工軟實力之憾。

總之,社工的流失問題乃是一個複雜的社會現象,涉及到多方面的交織因素,透過職業分析、職業價值、職業支持、職業福利、職業認肯、職涯規劃、職涯發展等建置工程,方能期待社工們能夠安住其心於服務社會,並為建立健全社會安全網付出一己之力,從而在其人群服務中找到職業意義和工作成就感。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