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2024年臺灣大學的畢業歌《台大的垃圾》有如一面鏡子,映照出年輕人在其求學路上的掙扎與思索,這首歌的歌詞不僅僅是對於青春的回顧,更是隱含著未來迷惘與不安的深刻反思,藉此投射出來許多畢業生面對的將來職場時感到無所適從的人生困惑。

2024年臺灣大學的畢業歌為『台大的垃圾』,歌詞如下:「十八歲的青澀、書院大一新生、一年又過去的殘忍、開始思考延畢的可能;溫州街的快樂、還是有點捨不得、我騎著腳踏車、還想多看看這地方呢;公館常下著大雨、期末週好天氣、與其故作堅強不如一起;在這臺大人生、尋覓各種可能、壓抑內心的聲音、不再受困;椰林前的人們、光明正大的說著、我們就是來自、臺大的垃圾;舟山路的逆風、我裝作很從容、鐘聲響起從那傅鐘、我加快腳步往前衝;椰林大道的燈、照亮夢想那一刻、總圖前仰望夜空那星星正閃爍著;公館常下著大雨、期末週好天氣、與其故作堅強不如一起;在這臺大人生、尋覓各種可能、壓抑內心的聲音、不再受困;椰林前的人們、光明正大的說著、我們就是來自、臺大的垃圾;Nights when we are all alone Throw away the cloak and show U know what you’re worth so let go Nights when we are all alone Throw away the cloak and show U know what you’re worth so let go;卸下偽裝、理直氣壯啊、每個形狀都是自己的模樣、卸下偽裝 理直氣壯啊、每個形狀都是自己的模樣」。

簡而言之,2024年『台大的垃圾』的台大畢業歌,表述的是做您自己的勇氣及其所糾結的無奈、脆弱,歌詞中所提到的“十八歲的青澀”,正是每一位年輕人心中最真摯的集體記憶,對於這段無怨的青春歲月,更是充滿了對於未來的憧憬、期待,只不過,隨著時間的推移,年輕人開始思考可能要延畢甚或是休退學,身處這些的掙扎與不安,或許也是年輕人尋找自我價值的一種探索過程,至於,“溫州街的快樂”則是對於那段美好時光的佇足留戀,而“公館常下著大雨”卻又是暗示著生活的不確定性,以期待下課放學之後的好天氣,得以讓人感受到一絲慰藉,但是,在這些快樂的背後,隱藏著無數的成長壓力與焦慮,這也正是每位畢業生心中的共同情感。值得關注的是,《台大的垃圾》不僅止是對於個人生活經歷的情感抒發,更是直指對於整個社會現象的基進反思,特別是受制學歷至上的道德性綁架,及其面臨著畢業即失業的情緒性勒索,如此一來,又要年輕人如何坦然面對未來的挑戰?

今年(2025年)臺灣大學畢業歌的『上台大便』,歌詞如下:「我不要畢業、不要畢業、我不要畢業、不要畢業、不想被問每個月薪水找不到工作上台大便、誰說上台大就會很有錢我的帳戶從來沒破千、千里難尋一個工作機會(醫牙電資請先靠一邊)、我說我真的不想畢業、雖然延畢得付學分費、逢年過節親友面前 不能再用台大來擋箭、我知道大人會說無病呻吟都是我太廢、但就業博覽會當我說「台大社會」(但一類是真的 沒有幾個好khang-khuè)、怎麼廠商笑臉就不見? (活在台北 怎麼那麼累?) 、你會說去當社工去NGO 大不了去打打零工麥當勞永遠都缺工、文組只能拿兩萬六、資本主義的社會結構、老闆拚命剝削勞工、畢業即失業就是我。」,已經正式成為台大畢業歌的『上台大便』,除了同樣吟唱出畢業即失業的就業困境,更是將這種世代焦慮推向層層堆疊的第二人生高潮。

歌詞中反覆強調的“不想畢業”,道盡了年輕人對於社會的無奈與抵抗,當“誰說上台大就會很有錢”這句話響起時,這種的學歷迷思不僅加重了年輕人的心理負擔,也加劇了階層分化與社會不公,這也不禁讓人去思考,如此的高教制度是否真的符合年輕人需求?以及當前僵化的教育體系裡,如何能夠支持年輕人勇於築夢,以讓年輕世代都有自己的成長節奏,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探索自己的蛻變潛力。冀此,『上台大便』這首歌巧妙地結合中文的文字組合技巧,藉此達到語不驚人死不休的反諷真義,但是,從『上台大便是成功』的光宗耀祖到『上台大便』的學歷難民,看得到的是僵化糾結的文憑主義及其面對脆弱的成名立萬,但是,這也直指出來勇於追求夢想的年輕世代,要如何讓創作的理念、發想,從而達到美學、民俗、道德、法律等諸多層面範疇比例原則的回音、共響,而非僅是流為噱頭愛搞怪的博取版面或流量。

畢竟,“這首歌如果上了,我就上台大便”的話術,多少是有票選的催化作用,事實上,經過2週的票選後,編號1號的作品〈上台大便〉,在536票的表單投票中獲得152票,僅輸編號4號的〈椰林故事〉1票,但是,在YouTube點閱數上,〈上台大便〉以21萬7818次,遙遙領先第二、三名的〈台大騙我〉(3萬8,569次)及〈椰林故事〉(3萬6,655次),加總計算之後,〈上台大便〉便以37.39%的得票率,榮獲票選第一,如此一來,技巧獲得冠冕之後,永遠被加諸『上台大便』的2025級這一屆畢業生,事過境遷之後的正名工程,多少表述出來還是如何讓侷限的文字得以超乎人們的想像,據以達到信、達、雅境界,也就是說,考上台大的華麗登場及其兌現承諾的優雅轉身,這將會是我們樂於看到的世代蛻變。

總而言之,從《台大的垃圾》到《上台大便》,這些歌詞反映的不僅是個體經歷,更是整個世代要共同面臨的結構性挑戰,讓我們見證了年輕人對於自身價值的重新思考、探索,特別是在這個充滿自我探索的挑戰時代,他們不再是因為名校畢業,進而隱藏自己的脆弱,而是勇敢地面對未來的未知,這樣的勇氣,何嘗不是用以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力量,這也讓我們高度期待年輕世代能夠在這條織夢、尋夢、築夢、逐夢、追夢和圓夢的夢想道路上,攜手共進以創造屬於他們的美好天光。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