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教工會昨公布大專校院職場霸凌樣態問卷,五七七名填答者中,有三八三人、約三分之二表示曾遭遇霸凌或不法侵害,加害者多為主管職,但受害者憂心遭報復,僅二成三願提出通報或申訴。呼籲教育部針對職場霸凌、不法侵害調查處理應有明確規範。
高教工會研究員陳柏謙指出,依規定,學校須訂定校園霸凌防制整體計畫,但有九成學校都缺乏或無訂定處理期限,形同各自為政。調查也發現,職工被霸凌比率比專任教師高,女生也高於男性,霸凌樣態包括言語恐嚇、歧視、威脅、騷擾、辱罵等。加害者有八成五是主管職,更有七成六的填答者表示,聽聞同校或單位同仁遭遇霸凌或不法侵害,反映霸凌在大專校院職場已是普遍現象。
陳柏謙說,受霸凌者僅二成三曾提出申訴或通報,不採取行動的主要理由,在於擔心通報後反遭報復,或認為即便通報也無濟於事。
高教工會副理事長翟敬宜強調,大學內不少加害者多無意識正在霸凌員工,甚至認為只是一種管理風格,呼籲教育部針對職場霸凌、不法侵害調查處理應有明確規範,經通報申訴後即須採取有效補救措施並建立校外再申訴管道。
立委范雲則說,大專校院霸凌申訴未規定隔離等機制,也未規定調查處理期限和程序,甚至調查處理人員組成亦不完善,要求教育部一個月內發函各大專校院檢核規定,改革處理機制。(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2.27)
問卷的調查揭露了職場霸凌的嚴重情形,尤其是主管職成為主要加害者,而受害者卻因為擔心報復或覺得申訴無效,大多會選擇隱忍,這種情況不僅讓職場環境惡化,也反映出制度上的漏洞,很多主管可能覺得自己只是在嚴格管理,然卻沒意識到自己的言行已構成霸凌,這種上對下的權力關係不對等,讓受害者無法也不敢發聲,甚至覺得申訴也沒用,因為主管通常掌握下屬的生殺大權,制度的不完善也會讓問題更難解決,當職場無明確的處理期限及預防機制時,也讓受害者無處申訴,即便申訴了亦可能被拖延或敷衍了事,另外性別差異也值得關注,調查顯示女性被霸凌的比例高於男性,這可能與職場性別歧視或權力結構有關,如何讓職場更平等、更友善,是需要整個社會反思的問題。總結來說,職場霸凌為實際上普遍存在的問題,為避免隱形暴力繼續蔓延,政府應重視友善職場,帶頭為反霸凌申訴與救濟管道,制定明確的規範和處理機制,並加入人性的考量,讓受害者的申訴後能得到有效處理,提升整個職場環境與文化。 陳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