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並非老年人的專屬疾病,健保署統計,廿至五十九歲糖尿病患者達八十三萬人,低於廿歲的第二型糖尿病患人數也不少,糖尿病學會常務理事杜思德表示,門診最小糖友為年僅十三歲的小胖子,健保應考慮給付減重藥物,有效降低肥胖人口,減少日後健保支出。

杜思德表示,在健保制度下,糖友獲得很好的照顧,以致出現「糖尿病老年化」現象,以該院門診為例,一成五至兩成的糖尿病患者年齡超過八十五歲,不少糖友已就醫卅年之久。此外,因肥胖盛行率逐年升高,導致「糖尿病年輕化」,而減重為避免疾病惡化的關鍵。

國內糖尿病患者約為二五○萬人,其中七成糖尿病患者合併肥胖問題,美國則高達八成,為此,近年歐美改變糖尿病防治策略,先以藥物控制體重、治療肥胖,有助於降低代謝症候群風險,避免罹患糖尿病,及降低後續併發的大小血管病變,減少心肌梗塞、腦中風,以及腎病變、神經病變、視網膜病變等風險。

傳統糖尿病治療方式為控制三高、戒菸、改善生活型態等,但易復胖,杜思德說,透過藥物控制體重,已成糖尿病治療新趨勢。例如減重百分之五有助降低血壓、血糖,減重百分之五至十則可降低血脂及緩解非酒精性脂肪肝等問題,減重百分之十五以上,初期糖尿病患者病情可獲緩解「可見遠離糖尿病最重要的事就是順利減重」。(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5.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