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北分署一名公務員疑遭長官霸凌輕生,釀成賴政府上任半年來的大型政治事件,甚至有輿論將其比為2024年版的「洪仲丘事件」。事件連燒數日後,勞動部20日晚間召開考績會,將涉嫌霸凌人員、分署長謝宜容的懲處,由原先的降調,改為2大過免職,力度明顯加大。閣揆卓榮泰先宣布將謝「移送懲戒」,專精行政事務的公務員,向《遠見》分析謝宜容未來的可能結局。原來,在現有制度下,要開除掉一位通過國考進入公家體系的公務員,竟如此困難!
勞動部勞發署北分署一位公務員4日在辦公室輕生,事後有網友爆料,該名公務員生前遭分署長謝宜容霸凌,且謝宜容上任2年來,該分署離職率竟高達八成,讓勞動部展開調查。勞動部19日公布調查報告,證實該分署長有咆哮、侮辱、貶低同仁的行為,有部分公務員甚至因此要去看心理醫生,但報告卻稱謝宜容領導統御方式「目的良善」,且只對謝宜容降職處理,導致輿論高度不滿。
事件延燒至今,勞動部長何佩珊慘遭朝野立委輪番砲轟,不但數度落淚,更主動表態請辭,但火勢愈燒愈大。
隨後,行政院長卓榮泰90度鞠躬道歉,加重大對謝宜容的懲處力度,改為2大過、並移送懲戒法院。甚至連總統賴清德也在臉書發文致歉,強調政府將帶頭改善職場文化。
勞動部20日晚間再召開考績會,加重相關人等的懲處力度,包括:謝宜容2大過免職、勞動力發展署長蔡孟良1大過、副分署長李燕玲申誡2次、資訊處主任小過1次。
儘管事件的起頭,謝宜容僅被罰降職,導致勞動部慘遭外界抨擊,但一名公務員向《遠見》表示,以公務體系來說,降調已算是「很嚴厲」且「比較實際」的處分,因為降調屬行政單位的權限,被降調的公務員,無法循復審、申訴及再申訴程序提起救濟,能確實懲處到該公務員。
而勞動部一開始僅將謝宜容降調,部長何佩珊強調「自己沒有直接停權主管的能力,必須經過考績會審核」的說法,也屬合理,只是考績會的委員按理說都是部長的下屬,只要部長想要嚴懲,照理說應不成問題。
勞動部20日召開的考績會,決議對謝宜容祭出2大過免職的懲處,但「公務人員考績法」第12條已明定,以下這8種情況才能一次記2大過:
一、圖謀背叛國家,有確實證據者。
二、執行國家政策不力,或怠忽職責,或洩漏職務上之機密,致政府遭受重大損害,有確實證據者。
三、違抗政府重大政令,或嚴重傷害政府信譽,有確實證據者。
四、涉及貪汙案件,其行政責任重大,有確實證據者。
五、圖謀不法利益或言行不檢,致嚴重損害政府或公務人員聲譽,有確實證據者。
六、脅迫、公然侮辱或誣告長官,情節重大,有確實證據者。
七、挑撥離間或破壞紀律,情節重大,有確實證據者。
八、曠職繼續達四日,或一年累積達十日者。
若以這次勞動部霸凌案件來看,基本上並不符合上述8種狀況的任何一種,謝宜容可以循「公務人保障法」提起復審救濟。除非保訓會「政治考量」,否則謝宜容應可復審成功,續當公務員。
除記過處理外,此次勞動部霸凌案,閣揆卓榮泰已對外表示,將謝宜容移送懲戒法院,走的是司法流程。「公務員懲戒法」第2條明定,公務員有下列各款情事之一,有懲戒之必要者,應受懲戒:
一、違法執行職務、怠於執行職務或其他失職行為。
二、非執行職務之違法行為,致嚴重損害政府之信譽。
同樣用這次的勞動部霸凌案件來看,謝宜容的行為可能符合第二種情事,而確實被定罪。「公務員懲戒法」第9條明定公務員的9種懲戒處分,其中最重為「免除職務」,若謝宜容真的被判「免除職務」,那謝宜容除被免去現職外,此生也不得再任用為公務員。
不過透過這起事件,也可讓外界了解,要「開除掉」一位通過國考進入公家體系的公務員,有多麼不容易。文官的永業制受法律的保障,「公務員保障法」第9條就明定,「公務人員之身分應予保障,非依法律不得剝奪。」這個保障,保護絕大多數奉公守法、兢兢業業的優秀文官,提供許多救濟管道,但這個保護傘的陰影,也籠罩在少部分劣質公務員的頭上。
在這種狀況下,導致實務上公務機關很難汰除掉劣質公務員,即便他的上司非常有魄力,考績就是給你打丙或丁,但只要這位公務員循救濟管道維權,他的上司就得面對好幾年的行政訴訟。
除非像這次發展成政治事件,否則面對可能的時間成本與負擔,「留優汰劣」這樣的行為很難發生在公家單位內,這起勞動部霸凌案件,又揭示官僚體系一個不為人知的秘辛。(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4.11.23)
第一, 這是一起以死明志的苦難事,首先我不贊成,因為受害人大可以打電話申訴、找心理老師訴苦、搜找相關證據進行提告、越級報告、組織團體力量抵制、陳情總統府等諸般手段,據說受害者是一位吳姓公務人員,先講他從小被父母親培養到大,家人(養育)、親友(照顧)、社會(考選)等各種層面的資源付出,才有了一個重要國家的公務員,無論職務高低,每個位置都是相對性重要的,任何小小螺絲釘也都有它存在的價值,怎捨得、怎對得起這些對他有付出的人事物,萬事都有解決的方法,而不僅僅只有一條仇者快親者痛的路。
第二, 再者,公務人員一條路,通常就是一條長遠的路,從小官到大官,絕大部分都在同一個領域當中,若不是同一領域,那可能造成的問題也會不少,因此,你若生在內政部、外交部、文化部、財政部、國防部、教育部、勞動部等等這10幾個部會中,很有可能10年、20年、甚至30年都是這些人,所以,除了特定部會他有官職必須調任(如外島、本島),其他應該都不太可能會有,故若一人得道,則雞犬升天,換句話說,若這個主管不喜歡你,很有可能在這一條路上,你都會繼續碰到他,除非降調去不同部會,可是會不會又是另一個災難開始,甚至前主管就直接向你的現任主管到三說四,又造成其他可能之問題產生。
第三, 因為自己算是責任心強的工作人員,所以,最近看到YOU TUBE的一些短片,真的覺得播得不錯,打工仔,每一件事都順著做,沒有甚麼一定會過不去,似乎講的也沒太大問題,但是,打工仔,也總有遇到過不去的坎的時候,那該如何是好?這時,你的興趣、你的好友、你的喜好、你的家人,就會成為你轉念的事物,有句話說天塌下來,有比你高的人頂著,「樂天、正向」是我們這一輩子都要持續學習的事,活到老學到老,沒有甚麼會比生命誠可貴要來的有價值與重要。古代皇帝,有了全天下有了權力有了江山,還是希望長生不老,最終仍走向死亡的墳墓。
最後,改善職場文化、汰除掉劣質公務員、循救濟管道維權,都是一種方法,同事間我採取「Y理論」認為員工都是善良的,Y理論是以正面的態度來看待人的行為,不會每一個都冷漠,都袖手旁觀,正義始終也都在,而改變自己內心想法,是最容易的方式,所以,千萬要幫別人一把,也等於是幫自己一把,讓我們一起伸出你的雙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