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關於失聯移工暴增、遣返大塞車及其所導致司法系統大塞車的議題現象,實有進一步延伸性思考之必要。

話說:根據官方資料顯示,我國失聯的移工人數早已出現逐年攀升趨勢,舉例說,從2021年的5萬1千多人,到今年(2024年)八月之際,一舉成長至8萬8千多人,這除了已經成為國內的治安隱憂外,依其目前的行政收容制度規定,針對所查獲、投案的失聯移工,若是無法在15天的暫行收容期限之內,順利完成遣返的話,則是必須再由法官進行裁定續行收容,只不過,該項需要有書記官、法官助理、外國語通譯、庭務員等相關人員,配搭以視訊方式的開庭審理,藉此完備續行收容的正當程序,也因為大量湧現的失聯移工,致使出現前端難以有效遣返的大塞車,進而造成後端審理法官的大量積案。准此,在這裡看得到的乃是暫時的收容天數,是有加以放寬延長之必要,看不到則是何以會有失聯移工快速且大幅的遽增趨勢,此一回歸於移工之「個體」、移工管理之「制度」及其高度依賴移工之「產業大環境」的命題思考,這才是該起議題的針砭所在。

誠然,包括產業移工、社福移工(分屬有機構、家事兩種不同的性質類別),本來就有其背後各自所涉及到勞動環境、問題需求、協力資源及其處遇計畫的分殊差別,但是,共通不變的還是包括『低階』的職場身分、『低端』的勞動屬性和『低下』的社會階序而來之身分屬性、薪資待遇與社會性對待,這也讓這一群漂泊尋岸的外籍移動勞工,因為欠缺社會性的勞權關注而難以找到安住其心的依歸所在,如此一來,深陷於包括仲介、雇主或國家機器的權控結構和權勢關係,致使移工之於換工、買工、洗工、逃工、黑工等身分轉換,實乃是面對壓迫結構底下一種人性誘因的預期性結果,換言之,倘若無法進行有效的宏觀調控的話,當只會出現更多的移工亂象行徑,至於,該項如是因果之其來有自的最後惡果,終究還是會回到聘僱的家庭、產業以及移工社會的台灣這個國度。

冀此,在這裡的思辨論述,指陳出來:考察的重點理當要針對大量湧現逃工之事實陳述、歸因事由及其因應對策,以進行串聯性、通盤性、整體性、綜融性議論、研議,畢竟,作為「移工社會」的當前台灣地區,顯現出來的乃是,處處所見的皆是勞權剝削、不當對待、適應困難,及其逃逸失聯移工所帶來的黑工、犯罪、懷孕或替代性收容安置之類的衍生性議題現象,況且還有只要人和有專人看護、工作即可的根深蒂固謬誤觀念,連帶地,背後所糾葛的更是產業與家事移工化、低薪化、非人道化等各項非文明化對待,更不用說,主管機關思謀進一步引進印度移工的鋸箭切割做法,這也讓移工脫序情事,又豈止於一個亂字所可以了得。

總之,當務之急固然是要有效紓解諸如逃逸、遣送、收容之類的技術性操作,但是,還原回到更根本的提問,還是因為欠缺與時俱進的文明化高度,就只能逕自於取巧圖便的性惡作為,如此一來,台灣社會亂象及其不堪設想後果,實有不知要淪落到什麼田地為止的伊于胡底。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