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麻醉藥物依托咪酯的「喪屍煙彈」毒駕事件頻傳,依托咪酯雖已列三級毒品,仍有不肖業者將其添加在電子煙內,根據高檢署統計,大麻及「喪屍煙彈」新興毒品成長快速,尤其是依托咪酯,今年1至9月通報件數,比起去年整年度飆升58.2倍,已釀多起重大危害治安案件,高檢署已整合六大緝毒系統,將列為重點打擊對象。

高檢署今上午邀請刑事局毒品查緝中心針對「警察機關系統性打擊喪屍煙彈查緝成果」提出專案報告;另由檢察官趙燕利針對當前毒品情勢進行分析,並邀請高雄醫學大學副教授林宜靜,就依托咪酯引發的健康危害發表專題。

高檢署對國內毒品情勢分析顯示,依托咪酯有遭濫用情形,原為醫療用途的短暫麻醉劑,經濫用後具有精神恍惚、情緒易怒、行為忞亂、語無論次、噁心嘔吐、肌躍、渾身顫抖、腎上腺抑制、呼吸抑制甚至衰竭等副作用,危害嚴重。常見於摻入電子菸油中,俗稱「神奇煙彈」或「喪屍煙彈」。

據食藥署統計,去年通報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中之非尿液檢體,檢出依托咪酯類件數為22件,113年1至9月已升至1281件,增加58.2倍。

此外,國內查獲大麻重量也呈增加趨勢,去年司法警察機關查獲大麻案件為2328.5公斤,較110年查獲量240.5公斤,增加9.7倍。今年1至8月查獲種植大麻株數1萬0536株,是去年6692株的1.6倍,顯見國內毒品市場對大麻需求高,已成為國內主流毒品種類。

不過,對照各地檢署辦理大麻案件偵結施用人數,111年為639人,112年為802人,113年1至8月為836人,顯然與查獲量不成比例,研判仍有不少施用黑數未被發掘。

另根據衛福部食藥署濫用藥物檢驗通報系統統計,卡西酮類毒品名列新興毒品檢出種類前茅,(4-甲基甲基卡西酮,俗稱喵喵)自108年後佔新興毒品檢出件數第一位。108年至112年,新興毒品相關死亡案件,平均年齡為30歲。

還有值得關注者的α-PiHP(α-吡咯烷基苯異己酮),屬第三級毒品,亦屬於合成卡西酮類,常見摻入於菸草,製成俗稱「彩虹菸」,因製作簡單、成本低廉,酷炫包裝等特性,吸引年青族群施用。據食藥署統計,112年通報檢出α-PiHP有2788件,較110年115件增加24倍,113年1至9月已檢出2523件。

刑事局調查,以卡西酮類毒品為主的混合毒包查獲量大增,112年查獲25萬7899包,較111年16萬735包增加60.45%,113年1至9月查獲混合毒品包21萬7174包,較去年同期19萬7290包增加10.08%,足見卡西酮類毒品危害甚大。(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4.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