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內政部公布2023年人口統計資料,全國男女初婚平均年齡雙創新高,男性初婚年齡來到32.9歲、女性則為31歲;全國平均生育年齡同樣來到史上新高,已達32.4歲,相較10年前老了近1歲,顯示全國晚婚、晚生趨勢加劇,已逐步邁入「大齡夫妻、高齡父母」的世代。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現代年輕人至少30歲以上,才選擇結婚生子完成人生大事,主要因為有三高:「高學歷、高壓力、高獨立性」等因素。
張旭嵐指出,現代教育水準提高,許多人選擇先立業再成家,以追求學業和職業發展為首要,同時現代人多重視個人自由和生活品質,尤其女性自主性攀升,不再將結婚生子視為人生必經之路,加上來自於追求職業成就、高房價、高通膨形成的生活與經濟壓力相互作用下,讓人生大事無法按表操課。
張旭嵐表示,晚婚晚生趨勢,將對房市發展形成三大變化,一是「租屋需求增」,單身期延長,單身族先以租代買、租小不租大,帶動租屋熱度及投資族對置產標的的改變。
二、「購屋需求延」,尤其三房以上家庭型住宅的購屋需求恐將延後或降低;三、「購屋小宅化」,單身或小家庭比例上升,對小套房、二房以下等小型住宅需求增,改變市場供需結構。
另外觀察六都男女初婚平均年齡,同步刷下資料史上新高點,其中,雙北市男女初婚與生育年齡,老化程度名列前茅,尤其台北市男性初婚年齡高達34.4歲、女性達32.6歲,平均生育年齡34.3歲,比其他縣市還老了約1歲,高出全國平均值,已達高齡產婦定義。(時事新聞來源:Yahoo新聞網,2024.09.25)
隨著時代的進步與更迭下,從過去的農業社會到現今的工商業社會,生活水準提升了,知識水準也提高了。從過去的九年義務教育,至今為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高中學歷變成一種門檻,大學變成是一種基本學歷。正因為這樣的更迭讓現今人的結婚年齡大幅地提升,這樣的情況造就了現今大齡夫妻與高齡父母的現象產生。
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現況呢?!最主要是因為教育水準提高後,許多人選擇了先立業後成家,除此之外在經濟蕭條影響下,薪資水準趕不上通貨膨脹的速度,年輕人選擇不成家或是頂客族,打亂了人生的規劃無法像過去社會一樣的發展。在本篇報導提及這樣的影響下將會房市結構,但不在這贅述,反之另一項影響「高齡產婦」是作為社會工作者亟需關注與施力的地方。
報導指出六都的平均生育年齡高達34.3歲,以達高齡產婦的定義。高齡夫妻所面臨的問題包括,受孕困難、唐氏症寶寶發生機率、妊娠高血壓及糖尿病的發生等。因此作為社會工作者因倡議政府針對目前大環境的變化,正視生殖醫學,以及高齡產婦的產檢與保健,讓國人的健康更有保障,讓我們有更健康的下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