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14
01.視障導盲行穿線
02.統籌分配階層化
03.難以自行少事法
04.鐘點移工免評估
05.生日快樂國慶日
06.疼痛行為前三項
07.五共服務忠義宮
08.海外招生多貓膩
09.月薪時薪雙雙漲
10.修正重點社救法
11.周休三日大缺工
12.雲林土地農業權
13.外展看護責任制
14.周邊禁菸幼兒園
15.AI菁英爭霸賽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十月份的第二周(2024.10.14)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視障導盲行穿線」、「統籌分配階層化」、「難以自行少事法」、「鐘點移工免評估」、「生日快樂國慶日」、「疼痛行為前三項」、「五共服務忠義宮」、「海外招生多貓膩」、「月薪時薪雙雙漲」、「修正重點社救法」、「周休三日大缺工」、「雲林土地農業權」、「外展看護責任制」、「周邊禁菸幼兒園」以及「AI菁英爭霸賽」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視障導盲行穿線」,新北市政府針對市區的重要路口導入輔以布榖鳥或蟋蟀聲的智慧有聲號誌,藉由語音速度的快慢以提供穿越秒數判斷,並且採取直向設計的導盲行穿線,來讓視障朋友能更安全過馬路,顯然,包括有聲號誌和導盲行穿線的創新措施,實有用以顛覆認知基模於換位思考之必要;「統籌分配階層化」,攸關到地方政府重要財源的中央普通金稅款,明年度22個縣市通知分配金額的總額共計達到新台幣4461.17億元,這其中六都分走近2907.44億元,超過總額的65%,並且又以台北市獲配超過707億元居冠,顯然,從國稅到地方稅、從統籌分配稅款到專案性或計畫型補助款、從六都到非六都、從公式設算到指標項目,以至於從雨露均霑到馬太效應,直指稅收資源的合理配置,實有其從基本保障到積極性差別待遇的通盤性檢視之迫切性;「難以自行少事法」,增修後正式上路的〈少年事件處理法〉,依其行政輔導先行的處遇原則,這也讓這一群膽子大、易衝動、好操控、講義氣、刑期短且涉世未深的少年人口族群,成為黑幫犯罪的工具人,冀此,針砭重點就不全然在於從虞犯到曝險的行為稱謂改稱、從中離到中輟與中介教育及其休退學的消極性防治補強、從司法處遇的刑法判決及其矯治機構到保護管束的感化教育及其矯正學校,而是該項從保護主義出發的少事法,要如何在其平權和限權之間,取得兒少最佳利益及其停損設置的衡平關係,連帶地,包括糾結的是代際之間的認知落差、實有的是權控關係的不對等、欠缺的是對於少年個人內在歸因及其家庭社會外在系統歸因的綜融性考察、擺盪的是從家庭學校接漏到幫派接手的推拉拔河、拉扯的是從家庭會傷人到不是父母及其國家機器失靈、無奈的是從兼具公權力的司法介入轉至毫無強制規範權之少輔會與社工的難以作為、急需變革的是諸如公文量增加和經費不足及其個案複雜的少輔社工職場現況、有待修法的是從追究父母連帶責任到取消少年前科註銷或的苟安心態、更要追究的是從作為代罪羔羊的非行少年到壓迫影武者的共犯結構、需要統整的是從單純少年觸法的少年法庭法官決定到共同犯罪之一併處理的治安法庭思維、急需建置的是從垂直串接到協力對接與轉介銜接之間的統合機制等,直指出來的是從『問題少年』到『少年問題』的貫通與斷裂,已然成為一項迴圈共業,更非只是聚焦於有無前科、有無通報、有無行政輔導,抑或是有無司法介入之類的鋸箭式績效管理;「鐘點移工免評估」,勞動部宣布將重啟所謂鐘點移工的《外展看護服務2.0》,而且也不必通過巴氏量表評估即可聘僱,如此一來,從補充性到替代性、從中重度到輕度、從失能老人到一般長者,以迄於鐘點移工到逃逸黑工,該起議題現象背後所糾結的還是只要是有人接手照顧便可的便宜行事心態;以及「生日快樂國慶日」,雙十國慶的主視覺,係由紅、藍兩色的雙十形狀和梅花組合而成,藉此象徵不同的聲音、意見,並且強調團結、共榮理念,特別是映照於中華民國生日快樂所突顯之於『A Beautiful Taiwan today, A Better Taiwan Tomorrow』,直指出來的是從篳路藍縷的過去到持盈保泰的當下,以至於世代賡續的未來,自當不能侷限於本位我執、專業傲慢、權謀政治、脆弱公民等如是因果的自我毀滅,況且還有擺置於眼前的政治難民、生計難民、氣候難民及其照顧難民之類的各項嚴峻挑戰課題,這也徒生慶生好過但生活卻是不好捱過的感嘆愧對。
其次,「疼痛行為前三項」,根據《疼痛認知行為調查》的結果顯示,國人在18歲以上的成年人當中,有5成的人口每周承受疼痛之苦,前3名分別為肌肉痠痛、頭痛、關節疼痛,人數接近有千萬名,但是,有高達9成的疼痛民眾卻是選擇忍痛,並未積極就醫和服用藥物,長期下來恐將造成大腦受損,顯然,上述的疼痛樣態比較是偏屬於久坐、少運動及其持續性生活壓力的諸多症候群,如此一來,從這些疼痛到其他併發症、從長久積累到中長期治療處遇,以迄於從個人動力到外在系統動力的綜融性考察,直指出來這些的疼痛症狀已然是匯集生理、心理、認知、社交、生計等不同面向相互影響而來的一項預期性後果;「五共服務忠義宮」,新北三芝區智成忠義宮將紅豆餅烤盤打造成泡茶聊天必備的茶盤,以讓社區長者們能夠圍著八卦茶盤聊天,藉此推展涵蓋共餐、共唱、共學、共茶和共老的所謂五共服務,此一結合宮廟志工以促進在地長者之於健康老化、在地老化的關懷社區工作,這也是據以正視人、文、地、產、景而來之不同社區工作布建措施的精神所在,從而開展包括『舊典範』之地理社區工作、『新典範』之責任社區工作、『後典範』之關懷社區工作,以及『超典範』之願景社區工作的多軌並行運作模式,特別是從侷限於特定的社區人事物,以落實點線面的在地守護照顧理念;「海外招生多貓膩」,一名來台就讀於技術學院的越南籍女學生,去年(2023年)五月在新北產業園區內烘焙工廠實習時,遭到二公尺高的層架推車重壓頭部,送醫不治,致使引發諸多的爭議,顯而易見,冰山底下的乃是更多的貓膩、縫隙,這其中包括從校外實習教育法草案到專科以上學校產學合作實施辦法、從本國籍到外籍生、從建教合作到從實習工讀、從學生本業到學工副業、從受教權益之學權到廉價勞工之勞權,以迄於從海外招生到另類人口販運等壓迫戕害的共犯性結構;「月薪時薪雙雙漲」,最低工資審議會拍板明年(2025年)最低工資的月薪從新台幣2萬7,470元,調漲至2萬8,590元,漲幅約4%,至於,時薪部分則是從183元調至190元,顯然,調幅係比照明年的軍公教調薪比率,但是,從軍公教到其他的職業族群、從最低工資到基本工資、從月薪到時薪、從正職到打工、從全職到非典型就業,以迄於從工作貧窮而來的低薪就業和薄薪勞動,直指出來勞動期間的所得維持之於不足夠、不穩定的經濟安全風險,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考察真義所在,特別是對應於包括物價、房價的螺旋式上漲及其被動、主動收入的縮水式減薪,生計難民已然是一項國人集體的共同稱謂表徵,連帶地,現行健保投保等級第一級的2萬7,470元,將調整為2萬8,590元,預估全國約有811萬人會受到影響,這其中近771萬人每月健保費平均多繳21元,1年將可增加約53億元健保收入,至,雇主、政府同樣也須多負擔,預估1年將增加約53億元健保收入;以及「修正重點社救法」,〈社會救助法〉的修正重點涉及到有福利身分之『舊貧』、實質經濟弱勢之『近貧』以及發展帳戶學子之『脫貧』,具體而微則是包括有:(一)為鬆綁人籍合一才能申請規定,將依各地標準訂定最低生活費、放寬工作能力認定及家庭財產計算範圍,另增列55至60歲、二度就業婦女、長期失業者、更生人、街友等就業不利處境者,設計工作收入多元折算機制等,(二)增訂實物給付專章,以多元方式提供經濟不利處境民眾或家庭日常生活物資協助,並規定相關運用管理規範,積極結合各項資源協助街友居住、醫療、就業等多元自立服務,(三)鼓勵低及中低收入兒少累積脫貧資本,就學期間打工兼職收入及畢業後至次年底工作收入不納入家庭收入計算,另外,學生出國研修或實習,福利身分將不受影響致中斷,以及(四)檢討調整最低生活費標準,各地變動超過5%以上時,依照當地可支配所得中位數60%訂定。
最後,「周休三日大缺工」,民間企業率先試行周休3日以期盼能夠留住員工,對此,主管機關勞動部指出目前勞基法的工時規定,經由勞資協商,產業界可在職務適合、不缺工狀況下,利用現有2周、4周的彈性工時,集中甚至減少工作時間,以達成周休三日,顯然,祭出周休三日的霹靂手段,固然直指攬才或留才的操作策略,但是,這當中還是要有不同內涵的考察論述,像是從以旅宿業為主的特定產業到百工百業的全面性推展、從現行的周休二日到一周只工作四天、從每周總工時的依舊不變到工作日與工時的雙雙縮減、從周休二日到彈性工作、從固定工作日或工時的薪資報酬到變形工作的業績表現、從工作五天的加班費到周休三日的變相減薪,以迄於從減少工作日到增加薪資水準,直指出來的是該項權變作為的可行與否,將遠比想像之中來得深邃、複雜;「雲林土地農業權」,依其〈國土計畫法〉的功能分區畫設標準,這對於包括雲林在內的農業縣不甚公平,畢竟,因為土地被畫為農業發展區,致使農業收入極為微薄不足,如此一來,關乎到國家糧食安全理當是要由各個縣市來共同承擔,而不是僅由農業大縣單獨擔負農地總量責任,就此而言,標舉農地農用應列為特別犧牲須有特別補償的所謂『農業權』,實有消極上以避免農民人口持續流失及其積極性差別待遇的多重意涵;「外展看護責任制」,勞動部規劃所謂『外展看護』的〈多元陪伴照顧服務試辦計畫〉,最大的亮點便是放寬申請資格,不再限制須通過巴氏量表評估才能取得外看聘僱資格,據以提供有照顧需求家庭的臨時性照顧服務,對此,勞動部勞動力發展署送審也通過勞動基準諮詢會,順利將該方案的照顧人員適用於〈勞動基準法〉第84-1條的所謂責任制,初步規劃每日工時上限14小時、每月上限288小時、最多可連續工作12天,若以最低工資2萬7,470元試算的話,每月薪水可望上看4萬元,預估試辦方案會有30至100名勞工適用,如此一來,多方共輸的該項勞政措施,疑有漠視從臨時到常態的外展看護定位、從家事移工到外展看護的競合關係、從偏低薪資報酬到基本工資相對高薪的相對剝奪、從齊頭式平等到消費式對價主義的照顧階層福利化,以迄於涉及到諸多移工或本國籍勞工權益等通盤性考量;「周邊禁菸幼兒園」,修法過後的〈菸害防制法〉於2023年3月22日上路後,增訂幼兒園為全面禁止吸菸場所,但是,校門口、周邊人行道仍未納入,對此,桃園市政府決定將市公立幼兒園校門口及周邊人行道列為全面禁止吸菸場所,有3個月的宣導期,並將於11月30日正式生效,屆時違規者最高將可罰新台幣1萬元,顯然,從公立到私立的幼兒園、從幼兒園到托嬰中心、從高中職以下學校到高中職和大專校院,以迄於高密度人口聚集的各個熱區,實有全面檢討之必要,畢竟,作為另類環境戕害因子的菸害及其所衍生出來的肺部疾病,已然成為國人死亡的第一名;以及「AI菁英爭霸賽」,迎接氣勢洶湧磅礡的AI(人工智慧)時代,教育部宣布將推動高中AI多元選修課程,由高中職與大學教師協作以提供城鄉學生學習AI的均等機會,此外,教育部也將辦理國中小的AI菁英爭霸賽,據此普及化AI基礎教育的扎根工作,只不過,一旦是攸關到升學採計及其補習後遺症,那麼,AI學習便有可能會變質成為升學主義的壓迫結構共犯之一,畢竟,雖然教育部強調教材都會放在網路上,但是,除了是欠缺少掉先有陪伴再有培力的AI學習機制設計外,復加於包括教師、家長甚或是全民全齡化的AI素養,更是讓該項人工智能的智慧增長,恐將淪為工具價值般的曇花一現抑或形成更為拉鋸的AI生成學習階層化,此一突兀現象,早已顯現於雙語政策醜表功的教育工作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