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相迎父親節的應景作為及其背後所隱含的時代變遷意涵,頗有糾結於父親佳節與父親心結的延伸性思考。

話說:針對即將到來的父親節,新北市議會的國民黨議會黨團盼望能夠為新北父親爭取擁有更多福利政策,以比照女性的生理假評估,新增所謂的「男性心理假」,顯然,無論是另類的宇宙多重角色扮演或是男兒有淚不輕彈的身心負荷,該項「男性心理假」的增設訴求,實有加以推動的正當性,藉此正視性平的概念內涵,要如何得以落實在生活世界裡,如此一來,針對該項「男性心理假」而來的衍生性思考,像是從女性的生理假到男性的心理假、從公假到病假或事假、從客觀的生理範疇到主觀的心理動力、從經期女性到身心壓力的中年男子、從單純放假到配套措施,以迄於扣緊壯世代而來的心理諮商、職業重建、就業服務、夫妻關係、親職觀念、家務管理、職能角色等,顯現出來要如何為男性、男子、男人,以找出包括公共與私人場域在內的適性角色扮演及其陪伴、培力機制,這才是應該要有的發想思維。

持平來說,相較於普天同慶的母親節,父親節多少是有其聊備一格的社會性漠視,如此一來,擺盪於父親佳節與父親心結之間的歸因事由,自當是有其從父親自身的個體、家庭親人的集體到文化氛圍的整體,從而形塑出來只剩下商品促銷的某種通過性儀式,就此而言,復歸於如常生活世界裡兩性、性別及其適性的性別角色扮演,實有必要重新檢視以生理範疇為主,及其所範定母親節或父親節而來的男女性別刻板印象,連帶地,跳脫僵化的生理性別區隔以及文化性指派的性別角色扮演,這也使得從父親到母兼父職,抑或祖父母隔代以及兄姐如父之類的父親角色職能,直指出來的是要如何得以因應社會變遷及其不同的家庭組成,藉此找出與時並進的守護家庭策略。

誠然,從新手父親到壯世代父親、單親父親或是老邁父親的不同世代光景,不同於父職輩的適婚當育,晚婚少生的當今中高齡世代,實有其不同殊異的生命境遇,復加像是中年失業、不得志怯弱、長照壓力及其對於老後人生的掛慮,那麼,相迎父親佳節而來的將會是五味雜陳的生命文本;此外,對於父親節內涵的考察針砭,也是有其必要從單純的『生理男』以進一步含蓋角色扮演、年齡歲數、家庭結構、支持能量、生計條件、社會資本等背景屬性,藉此思索不同類別範疇的協助機制;連帶地,扣緊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經濟、認知、文化等發展面向的可能困境,更須留意父親自身羸弱的個人動力,如何找出對接於家庭動力的挹注力量,藉以避免發生家庭人倫悲劇。准此,在這裡除了對於是否新設「男性心理假」或是如何歡慶父親佳節,理當有其進一步追索對於自我概念、認知態度、心理狀態、創傷知情、復原充權等等父親、老爸角色演出的內在歸因解讀,畢竟,過節是一時得,但是,心結的牽絆或和解,卻是父親佳節之前和過後的一項生命課題。至於,從「男性心理假」延展至「全民心理假」的心理健康訴求,這更是一項值得關注的社會變遷課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