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救助法逾10年未修,衛福部趕在新內閣就任前,於4月22日提出部版修正草案。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痛批,現行社會救助體系已經讓220萬收入低於貧窮線的民眾無法獲得補助,本次草案對於民間提出共9項訴求均無回應,尤其虛擬收入未廢除、無家者專章沒下文,根本無法接住貧窮人口,是社安網漏洞,要求衛福部將草案退回重寫。

社會救助法修法聯盟共同發起人王今暐表示,社救盟20日行文衛福部,表達民間團體不同意見,基於社福實務,提出對衛福部草案版本的9項質疑,包括虛擬收入沒廢除、家戶合計沒放寬、就業支持沒變化、貧窮陷阱沒廢除、無家者專章與居住支持沒下文、新住民家庭未獲保障、爭議審議條文沒著落、過時價值沒解嚴、社會救助沒希望。

王今暐表示,虛擬收入是阻擋貧窮人口取得社會救助資格的巨大門檻,該制度是在1963年戒嚴期間設計的古董級法規,當時的價值觀是政府不信任人民,且在把台灣視為反共基地的前提下,要求人民投入勞動力,現在時代已經不同,應廢除不合時宜的規定,別再把人民收入灌水。

政大社工所副教授蔡培元表示,衛福部將有工作能力者以最低工資核算其收入,但施政應該基於事實證據,而不是想像與虛擬,虛擬收入制度是對民眾生存權的侵害;以最低工資計算更是弔詭的設計,最低工資是為保障勞動權益,最低工資不斷墊高應是美事,但社救法目前的設計,卻會讓貧窮人口因此更難取得社會救助資格,是極其矛盾的現象。

蔡培元也說,有工作能力者在實務上並非「全有、全無」,一個人是否能夠穩定就業,要考量的因素很多,衛福部版本草案中規定不夠細緻,例如社救法5-3條規定,要罹患重大傷病3至5個月無法工作,有個案雖面臨類似狀況,但無法取得診斷證明,導致申請受阻,凸顯社救法悖離實務現場的狀況,無法解決貧困者困境。

人生百味文化建構協會研究員周上智表示,本次修法幅度根本不夠,有關虛擬收入部分,雖設計多項例外,例如身障者、更生人以最低工資一定折數計算,但此做法仍會掛一漏萬,應該依照真實情況核算收入,廢除虛擬收入制度,才能讓社救法接住貧窮人口。

衛福部草案中,把過去所稱的遊民正名為街友,並將其定義為經常性露宿街頭者。但芒草心慈善協會秘書長李盈姿表示,無家的定義不該這麼狹隘,社救法中應該放入預防性概念,例如受暴婦女雖然家庭存在,但仍被迫離開家庭、居無定所,民團倡議設置無家者專章,提供居住弱勢積極協助。

李盈姿表示,目前無家者族群不到一成取得低收入資格,主要原因是無家者沒有實居地,社救法卻規定社工必須實地訪查才能申請社救資格,以台北市來說,幾乎所有無家者都被排除在外,連房子都租不起的無家者,卻因此無法取得低收資格,十分弔詭,而衛福部草案中,也未規範跨戶籍地的資源分配。(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4.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