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學系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地方縣市政府性質的時事新聞報導,背後所糾結的卻是從個別的單一縣市到集體抑或是整體資源布建的綜融性思辨。

話說:外島如澎湖縣一舉拿下了臺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於去年(2023年)所進行《22縣市有感施政大調查》的『幸福感』金獎,至於,此一殊榮的實質表現包括有:(一)長者人口族群部分,除了持續現有的三節敬老禮金外,另行加發5,000元的端午節敬老禮金,除此之外,也一舉擴及至65歲以上的澎湖縣的全縣長者,以進行全口5萬元與半口2.5萬元的裝設假牙費用補助;(二)學生人口族群部分,針對籍在或人在澎湖縣的大學生或高中職在學生,享有每人每學年1萬元助學金或交通圖書卷補貼;以及(三)其他人口族群部分,包含有限定的公費疫苗、提高身障者三節慰問金、調整軍公教人員離島加給以及興建社會住宅,而此一從嬰兒、就學、就業到老年所綿密交織而來的福利守護網,據以成為離島住民人身安全的守候燈塔。

誠然,營造幸福感的施政理念,本屬於一項對的戰略性目標,但是,戰略與戰術之間的貫通或落差,將會是考察的關鍵所在,就此而言,環視2024年三月之際的澎湖縣,擁有107,708名的設籍總人口數、1市(馬公市)與5鄉(湖西鄉、白沙鄉、西嶼鄉、望安鄉、七美鄉)的6個行政區域分布、常住人口約僅占戶籍人口的77%左右(2020年人口普查資料),以及15歲以下的幼年人口占比約為9.76%、15至64歲人口的壯年人口占比約為71.28%、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比約為18.97%和老化指數約有194%,准此,在這裡直指出來的乃是:比例不高的常住人口、高齡及其少子女化的嚴重失衡以及力有未逮的行政資源階層深化等等澎湖一縣的人口暨發展圖像樣貌,如此一來,從人口數量到規模量體、從有限財政到資源排擠、從福利津貼到福利服務、從安於工作的樂業到幸福天光的安居、從年輕人的社會性遷出到台灣青年來此創業的社會性移入、從季節性觀光產業到結構性翻轉之產業轉型,其所投射出來的便是該項幸福感的身心感受,就不僅止於此時當下各項有感的福利措施,而是要去正視外島如澎湖之於『人口—文化—地理—產業—景觀』的通盤檢視和總體布建。

總之,側重於『好康獲得免費福祉』的上述各項福利津貼,本屬於權利、義務不對稱的一種施政巧門,如此一來,這些非屬法定福利但卻是常態性業務的策進作為,相與關聯的經費預算、財政負擔及其效益評估機制,就不是每年如常發放給付的各項民粹式福利措施,便可以了得,而是要從不同的對象之間到相同的對象之內、從各自廣度的福利項目之間到雷同深度的福利項目之內,據以思索有限資源之盤點、配置、執行、績效及其後續影響的通盤性檢視,遠地不說,澎湖縣所標舉福利守護網施行的標地對象,還是侷限在像是老、障等等狹隘的絕對弱勢族群身上,此一隸屬於消耗性質且枝微末節的殘補福利模式,自當是無法借力使力對於新住民、新二代抑或是從台灣本島遷入之新興移民人口的相對弱勢族群,據以推動族群融合的社會性投資擘劃工程,就此而言,忽略了諸如生態環境、問題診斷、需求評估、資源盤點及其布建對策的該項福利守護網,呈現出來的依舊是守成多於創新、除舊先於興利以及停損點的設置重於中長期利得的福利虛像,而這也是當代台灣福利布建工程迷亂走樣的直接印照。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