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則與龍年生子相關聯的時事新聞報導,實有其綜融思辨之必要。
話說:預計今年(2024年)台北市的龍年新生兒數將高達18,000人,對此,基於營造友善育兒城市以提供父母喘息空間的迫切性,市府社會局預計再增加15處的臨托據點,藉此提供超過9,000人次的服務量能,同時,也希望未來每一個行政區至少都要有2處以上的臨托據點,顯然,從臨托服務到友善育兒環境之間的鑲嵌貫通,這也讓偏向於支持、補充性質的該項策進作為,是要有不同的論述發想,這是因為:對應於人、事、時、地、物而來的臨托服務,主要還是鎖定有托育需求的照顧者,從臨時不便到事前規劃、從據點服務到可及近便、從白天到夜間或從周間到假日的不同時段,以迄於從照顧服務到托育品質,直指出來的乃是該項的權變措施,就不單單只是限縮於臨托據點的交通位置、腹地大小等評估項目,而是隱含更為複雜、深邃的考量因素。
遠地不說,扣緊「臨時—托育—臨時托育」本身的特殊屬性,該項救急、偶發以及非常態性的托育服務,究竟係屬於補充或保護的概念性質、凸顯的究竟是幼兒人身安危或父母看顧難題的本位主義、有待廓清的究竟是幼兒權益或家庭服務的本質定位,以及滿足切身需求之餘的風險控管機制設計,如此一來,在這裡的考察重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在物理環境或地緣關係的臨托據點,而是承接該項臨托服務的專業團隊,要如何因應於不甚熟悉的這群嬰幼兒及其可能預伏的個人動力破口,據以找出相容的共處模式,進而避免讓臨托的需求滿足不至於惡質成為某種幼兒不安全的風險事件。冀此,在這裡的思辨真義點明出來:該項不盡然兼具規模經濟的市場範疇照顧業態,理當是要有從供給需求到媒合輸送、從可行性的臨時托育到需要整體規劃的不可行性、從據點的唯一到多元布建的之一,以迄於扣緊特定龍寶寶世代之於生命週期的不同需求滿足和風險規避,藉此將臨托服務提升為全人、全家、全程、全隊和全台北全市的照顧管理藍圖願景。
總之,關乎到對於龍寶寶的照顧整理機制設計,宜是要從戰略到戰術、從單一局處到跨域整合、從特定世代到全齡跨代、從幼年人口到家庭所有成年,以迄於從特定的生命事件到生命週期之於社會時鐘及其角色扮演而來的協力體系和支持網絡,如此一來,相應已經設置的桃園市婦幼發展局,抑或規劃之中的基隆市兒童及少年事務處,台北市府倒是可以借力使力以成立「龍寶寶事務委員會」的任務編制小組,藉此彰顯關注於從『嬰兒荒』到『嬰兒潮』的各項積極作為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