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14📚
01.新生兒持續探底
02.人口紅利早結束
03.寵物過世心理假
04.地方自治財劃法
05.公園設置禁菸鈴
06.修繕市容公積金
07.基隆兒童事務處
08.微型保險障礙者
09.中醫給付做功德
10.東海大學賣乳品
11.庶民住宅維他命
12.現金給付大撒幣
13.勞工退休無保障
14.健保總額續撥補
15.共享雨傘商業化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八月份的第二周(2023.08.14)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新生兒持續探底」、「人口紅利早結束」、「寵物過世心理假」、「地方自治財劃法」、「公園設置禁菸鈴」、「修繕市容公積金」、「基隆兒童事務處」、「微型保險障礙者」、「中醫給付做功德」、「東海大學賣乳品」、「庶民住宅維他命」、「現金給付大撒幣」、「勞工退休無保障」、「健保總額續撥補」以及「共享雨傘商業化」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新生兒持續探底」,根據內政部的統計,台灣的出生人口連續九年出現下滑趨勢,2015年之際還有21.3萬名新生兒,到了2022年只剩下13.8萬名,至於,今年(2023年)的上半年則是只有6.6萬多人,致使全年度的出生數恐怕不到13萬人,顯然,從必要條件的獎勵誘因到充分要件的認知基模、從晚婚遲育到適婚當育、從國泰民安到安居樂業、從打拼動力到打混躺平、從一技之長到學歷無用等等環扣複雜因素,關於少子女化的社會難民發展危機,這早已是一件事態嚴重但卻視而不見和束手無措的灰犀牛效應戕害;「人口紅利早結束」,台灣出生人口數少於死亡人口數的所謂『生不如死』困境加速惡化,而兩者之間的差距,今年恐將一舉突破高達有八萬名之差,並且15至64歲的工作年齡人口,掉得也比預期之中來得快速,這也讓原先預估2028年才會結束的人口紅利時期,恐將被迫提早到來,對此,國發會警告,台灣在2030年前須引進約40萬的外來就業人口,才能解除國內勞動力的嚴重不足,顯然,此一人口組成、結構、內涵而來之於量不足且質堪憂的國安危機,卻未見到逐鹿中原者應有的藍圖擘劃和因應對策;「寵物過世心理假」,隨其寵物已然成為某種類家人的客觀事實,這使得寵物過世而來的後事處理抑或心理創傷知情,是否有其用以推動寵物喪假的可能和可行性,如此一來,從人類到動植物的情感依附、從彈性請假到硬性規定的福利或權益差假思維、從事假扣薪到部分給薪的比例原則,以及從過世到生病的另類家庭照顧假或喪假之延伸性思考,直指關於寵物照顧一事,已然是變遷社會的一項另類職工勞動事務議題,畢竟,去年底犬貓合計登記數高達222萬隻,這其中包括有狗140萬隻、貓82萬隻,顯然,將寵物視同家人般看待,寵物過世假已經是一項可以探究的公共議題;「地方自治財劃法」,浮誇的前瞻建設,同時也為地方縣市政府帶來龐大的財政壓力,此一癥結之處還是要回歸〈財政收支劃分法〉的必要性修法,藉此釐清中央政府的國稅以及各個縣市政府之地方稅,彼此如何得以共好的比例原則,而非只是訴諸於『權控政治』所祭出統籌分配稅款與中央補助款的箝制機制,據以嚴肅看待當前亂象失控的財政紀律現象;以及「公園設置禁菸鈴」,面對全台約有高達250萬名的吸菸人口及其經常在公共場所吸菸所造成的身心戕害,對此,新北市政府衛生局於2021年起陸續在公園設置所謂的禁菸鈴,按鈴後的10秒便會廣播警告行為人不得在公園抽菸,只不過,從手控觸碰到數位通報、從按鈴吹哨到循環播音、從禁菸鈴響到主動取締、從事後防治到預防性防制、從吞雲吐霧的一手菸到煙霧茫茫的三手菸、從實體紙菸到電子菸、從屋外公共場所到室內緊密空間,以迄於從吸菸熱點到法定禁菸場所的教育宣導與公民素養,在在顯示戰術與戰略之於少菸、禁菸和無菸的並進作為,實屬必要。
其次,「修繕市容公積金」,終於出現幾年不見的颱風侵台,但是,挾帶著狂風暴雨的颱風災變,對於老舊建物的可能危害,更加突顯欠缺依法辦理而來的整修公積金,這使得從水泥外牆到違章加蓋、從修繕到維護,以至於從難以抗拒的天災到可以事前有所防範的人禍,也讓台灣整體的市容景觀,有如貧窮窟般以直指國人低落的文明素養;「基隆兒童事務處」,盛傳基隆市政府將於明年(2024年)進行市府的組織改造,成立全國唯一針對0到12歲兒童所專門設置的兒童事務處,此一組改議題背後所關涉到就不單單只是各個局處之間的整併、新設或撤除,而是直指該項兒童事務處的編制,究竟是想要藉由行政國家主義的社政平台,來解決那些的社會現況難題,這其中包括從兒童事務到家庭運作、從安居住屋到樂業所得、從男女適婚到夫妻當育、從社福到醫護的生養服務、從兒服到就業的運作本位,以迄於從托育服務到穩定就業之市政藍圖的通盤性考量規劃;「微型保險障礙者」,雲林縣府於六年前結合壽險業者所開辦弱勢身心障礙者免費的微型保險,擴大辦理以讓身障者的納保率,從不到10%一舉提升到超過57%,顯然,該項涵蓋意外致失能、身故的理賠範圍,雖然僅有20至30萬元不等的最高理賠金額,但是,彰顯的卻是基本性質的經濟安全保障,這也讓從意外到身故的歸因事由,更有對於障礙者預防性介入之必要,據以檢視各項福利服務措施之於國家機器應該作為的基本提問;「中醫給付做功德」,去年(2022年)本土新冠疫情爆發,出現國人搶看中醫拿清冠一號或調理長新冠,這也讓中醫的就醫人數相較前一年成長20.6%,申報醫療費用則是成長16.6%,如此一來,因為中醫總額不夠用、健保點值下降,致使醫院、中醫師有其某種權充做功德之憾,對此,衛福部健保會同意動用調節非預期風險預備金,撥款3.12億元來彌補中醫總額不足,顯然,關乎到後疫情的衝擊影響,將有如擠牙膏般紛紛湧現;以及「東海大學賣乳品」,瞄準疫後商機,東海大學攜手企業集團,成立全台首間校外的東海乳品專櫃門市,藉此產學合作以共創品牌價值和營收成長雙贏,顯然,從以人才培育為主到異業結合為重、從學雜費收入到育成創新營收,以迄於從少子女化的生員不足到另闢財源收入,當前的高教生存危機,已然是一項尾大不掉的灰犀牛效應。
最後,「庶民住宅維他命」,美國連鎖超市沃爾瑪(Walmart)針對較低收入客群推出自品牌較便宜的所謂庶民維他命,以帶來彼此共好雙贏啟示,對此,鴻海創辦人提議可以先以社宅讓年輕人有地方住,之後再往高端住宅發展,郭台銘並說願意以公益性質且不與民爭利的方式,找建商開發商合作,開一家社會住宅公司,並以板橋開始作為示範點,顯然,從特定、單一且生理範疇的窮人維他命,延展到多重、深邃且人為操作的住屋需求,該項另類的社宅維他命,恐怕是有將複雜議題予於單一切割之嫌;「現金給付大撒幣」,監察院資料顯示2018年中央政府的社福支出預算已達4,907億元規模,占各項政事別支出首位(約25%),至於,相與衍生出來的社會安全的運作亂象,包括有社福資源配置偏向於社會保險支出的嚴重傾斜,並且在現行各類社會保險的保費補貼或行政費負擔及虧損撥補等支出日益攀升、中央各機關的部分補助並未設排富條款或排富門檻過低,也存有制度設計未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現金給付甚於實物給付致使忽略福利服務輸送體系建構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加碼自行開辦未排富的社福給付或補助項目導致福利幽靈人口的出現、主計總處及國發會未能合力發揮盤整資源現況與建立社福施政願景的重要功能、社福經費的運用與分配多半屬協助個人的殘補式措施、長照基金面臨到收支失衡危機、社福政策常落入中央請客和地方買單的民粹困境,以及政府過度倚重外包及補助提供福利服務,從而弱化自身監督能力並衍生去專業化疑慮等發展性危機;「勞工退休無保障」,截至去年底為止,全國159萬領勞保年金的退休勞工,高達98萬人(61%)月領不到兩萬元,超過一成以上的17萬人則是領不到一萬元,對照於主計總處所調查的2021年平均每人每月消費支出為2萬3千餘元,等同於多數勞工的老年給付是不夠支應生活的基本開銷,這也讓潛藏負債近12兆,恐於2028年破產的勞保基金,更形雪上加霜,然而,只聞樓梯響的勞保年金改革及其不斷採用預算補洞的鋸箭式應急,凸顯的還是『年改政治』的權謀考量;「健保總額續撥補」,新冠疫情肆虐致使須啟動非預期風險經費,以彌補中醫總額的不足,對此,西醫基層、醫院總額也面臨相同問題,今年恐須繼續撥補不足編列的健保預算,顯然,從健保的總額制、點值金額到健保費率,未能回歸財務自主的運作精神,所損及的就不僅止於健保的穩健運作;以及「共享雨傘商業化」,因應於極端氣候暴雨頻繁及其所造成未攜帶傘具的出入不便,台北捷運公司將在全系統117站建置全台首創的『共享雨傘』,共設266座智慧傘樁,提供雨傘租借服務,租借費用預估為每小時19元,24小時內租金上限為39元,顯然,從非對稱愛心到對價消費、從免費愛心傘到付費租借使用,以迄於從異業合作到收取租金,此一共享經濟的商業模式,勢必會顛覆一分為二的傳統認知基模。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