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人普遍晚婚晚育,以致不孕比率逐年增加,國健署自二○二一年七月起擴大不孕症補助,昨天首度公布「做人」成效,斥資卅八億元,共產下一萬多名新生兒,平均每位寶寶花費三十二點七萬元。

原先國健署不孕症治療補助對象僅限於低收、中低收入戶,但實施成效不佳,前年七月起擴大不孕症補助範圍,只要夫妻雙方有一方具有我國國籍,而女生年齡未滿四十五歲,即可申請補助。低收、中低收入戶維持每次十五萬元補助上限,一般夫妻首次申請補助上限十萬元,再次申請上限六萬元,每胎最多六次。

不孕夫妻須至國健署特約人工生殖機構接受評估,機構協助線上申請補助,截至今年七月九日,共有七三七三六件申請案通過資格審查,其中五五○四四件完成療程,並通過補助費用審查。累積一○三八三對接受補助的夫妻成功「做人」,產下一一六三六名嬰兒,國健署試管嬰兒補助方案已撥出卅八億元。

國健署長吳昭軍表示,不孕症治療費用高,政府提供補助,減輕不孕夫妻負擔,協助家庭圓夢;初期試辦階段,配合人工生殖機構共九十二家,現增至九十八家。不孕夫妻從自行申請,改由醫療機構線上申請,申請流程大幅簡化;後端資格審查、手術執行後費用審查也採線上作業。

「試管寶寶胚胎不是愈多愈好」。吳昭軍表示,多胞胎植入問題不少,容易發生多胞胎妊娠及早產、低出生體重兒,醫界才鼓勵降低胚胎植入數,補助方案也鼓勵不孕夫妻採單一胚胎或雙胚胎植入。

據統計,受補助對象所生嬰兒中,單胞胎比率為百分之八十八、足月生產比率為百分之七十四點七、新生兒出生體重二五○○公克以上者占百分之七十六點一,與二○二○年整體國內人工生殖相較,母嬰更為健康。

台灣生殖醫學會理事長陳思原表示,不少女性忙於工作,拖到卅七至卅九歲才接受不孕症治療,成功率偏低;若能在卅一、卅二歲結婚,一年後有不孕困擾時,就應積極接受治療,「愈年輕做試管嬰兒手術,成功率、安全性都更高」。(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3.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