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桃園市愛力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9595520
一起地方性質的新聞花絮,背後所加交織而成的卻是隱含多重意義的變遷性思考。
話說:全縣唯一沒有連鎖超商的台東縣金峰鄉,近日已有連鎖的超商正式進駐,藉此完成全縣16個鄉鎮市都有超商的最後一塊拼圖,事實上,資料也顯示出來早於2020年8月之際,金峰鄉曾有便利超商的業者與鄉公所進行策略合作,在公所設置兩台迷你無人超商的「智Fun機」,但是,由於有限的販售商品,再加上業績不如預期,因此,合約到期之後便撤除機台,結束該項類超商的機台營運,如此一來,從疫情期間過渡到後疫情時代,業者何以願意重起爐灶並且擴大經營,此一攸關到營運利基的客觀、主觀、優勢、限制及其威脅和機會,將會是檢視對於超商入駐之於既期待又怕受到傷害的愛憎情愫所在。
基本上,相關的統計資訊指陳:位於台東縣西南方的金峰鄉,全鄉總面積總計380.6635平方公里,佔台東縣總面積的10.8%,不過,可耕種的面積僅佔總面積的11%,至於,鄉內的常住人口係以原住民族為主,這其中包括有85%的排灣族、10%的魯凱族,合計的設籍人口有3,500多人以及1,105家戶數,此外,產業結構方面是以小米、紅藜、咖啡、釋迦及洛神花等等大宗作物的農業為主,以此觀之,扣緊人口環境、文化環境、地理環境、產業環境及其景觀環境而來的整體金峰圖像,點明出來諸如百步之鄉、山林生態、遺世獨立、自力更生、農事產銷、深度旅遊等等生活意象,這也讓金峰鄉保有某種非主流的原野生命和人文之美,如此一來,考察的針砭之處,就不在於全然跟城市物質文明化接軌的超商布建,而是要如何從傳統到現代、從物質到精神、從匱乏不足到絕對剝奪,以至於從資源配置落差到積極性差別待遇,藉此找出兩者之間適切的衡平關係,特別是超商的商品銷售及其周邊服務,背後所夾帶用以滿足生活相關需求的配搭作為;連帶地,對於超商的進場或撤退,更是要有綜融以對的系統動力運作考察,畢竟,從在商言商到規模經濟、從生活所需到風險規避、從高齡少子女化到社會性遷出,以迄於從超高齡社會到極限村落,關乎到超商的設點一事,實有其從評估、規劃、績效到進退的通盤性考量,而非只是限縮於地區經濟範疇的最大變異原則,以此觀之,關乎到偏遠鄉村之於生存與發展的基本權益保障,便有復歸於國家機器作為最終父母的基本提問。
總之,無論是認知基模抑或是消費習性,所謂現代文明及其都會生活如您、我,早已被超商制約於某種重要社會化的心靈結構,如此一來,從西方東漸到文明入侵,要如何保有生存、生活以及生態的怡然自得,這將會是一項嚴肅的生命課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