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學生正陷入前所未有的拒學風暴。教育部統計,高中職休退學率連年上升,一○九學年度逾二點二萬人,其中志趣不合是學生休學主要原因,占休學生人數近五成。聯合報採訪多位休學生,發現「志趣不合」背後成因複雜,升學壓力、師生霸凌、僵化學習方式等都是推力,讓愈來愈多學生選擇離開校園。

教部統計,高級中等學校退學人數從一○○學年度的八二九○人,增至一○九學年的一萬二五七人,增加一九六七人;休學人數從一○○學年度的一萬一○○八人,增至一○九學年一萬二六四二人,增加一六三四人。

國中輟學的狀況從數據上看似好轉,但是許多國中教師都認為「背後有黑數」。教育部統計,國中輟學率從一○○學年度的百分之零點五五下降至一一○學年度的百分之零點卅三,人數減少二八四九人。一位不具名的中部國中輔導教師表示,為規避地方教育局檢討,部分學校會說服拒學生家長幫忙請假,技巧性降低通報量,卻沒有真正解決問題。

拒學風暴不只席捲台灣,鄰近的日韓拒學人數也激增。日本文科省統計,不登校人數連九年攀升,二○二一年達廿四萬人,為歷年最高。南韓性別平等和家庭部二○二一年調查,輟學生有五成六為高中生,主因為「學校教育缺乏必要性」,占三成八。

台北市永春高中校長林春煌表示,國外考試已逐漸鬆綁形式,但台灣的升學大考依然採用限時紙筆測驗,教學現場追求高效解題方法,只要學生跟不上、成績不佳,就會被菁英主義的社會環境貼上負面標籤,學生長期挫敗就容易拒學。

校園內的惡意與排擠也讓學生對體制失望。多位學生表示,在校曾因過動症,或長處不在學科、與班上格格不入,被教師言語針對或帶頭排擠。

疫情遠距教學過後,教師更觀察到窩居在家的拒學生人數明顯增加。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社工師朱柔慈表示,許多學生在疫情時已習慣在家上課,回學校還要適應團體生活、調整作息,抗拒出門的學生因此上升。

高雄市岡山國中校長徐東弘說,過去在外遊蕩的中輟生多靠警政協尋帶回學校,但現在愈來愈多拒學生因心理因素窩居在家,中輟通報系統應導入心理輔導資源協助;Only實驗教育機構創辦人蕭典義表示,許多拒學生在校經歷挫敗,強迫返校只會讓陰影更深,學校輔導系統要加強對自學的了解,家長也要放下學歷至上的思維,提供更多學習選擇。(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3.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