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藝人楊丞琳的一番「海鮮奢侈說」引發了諸多爭議,只不過,從時空環境到地緣政治,如何正視社會變遷底下的國富民強及其應該要有所兼具的海洋文明,這才是檢視該項談話風波的針砭所在。

話說:台灣藝人楊丞琳上內地節目,訪談中提到自己小時家貧『吃海鮮挺奢侈的在那』,而引發議論,對此,內政部臉書反詐騙圖文也以此作哏稱「笑死,竟然有人說在台灣吃海鮮很奢侈」,只不過,在遭來各界質疑之後,內政部悄悄刪去該例句,顯然,公共事務治理的分寸拿捏,不應該只是限縮於單純的口角風波,而是有其值得深究之處。誠然,單就「吃海鮮挺奢侈的在那」的這一句,背後直指的乃是一項從關鍵字到名詞化、概念化、對應脈絡化及其衍生通則化的綜融性關照,也就是說,包括海鮮、奢侈、台灣等關鍵字及其所要傳達變遷意涵的核心概念,這也使得對於吃海鮮是否很奢侈一事的針砭、議論,自當是要復歸於前後長達30、40年的特定時空背景,否則,包括斷章取義、大肆渲染之類的意圖性作為,不僅無助對於該起議題現象的廓清、理解,更是失去社會性教育的溝通真義,遑論於出現進退失據且張皇失措之不堪應對。

冀此,扣緊「個體-制度-大環境」的論述架構,那麼,家貧吃不起海鮮如楊丞琳,雖說是偏向於個體範疇的個別人生境遇,但是,其所投射出來的未嘗不是上一個世紀六0、七0年代之際,經濟蠢蠢欲動底下的大多數人境遇,如此一來,從講述到聽聞之間的串聯性思辨,理應是要將過往的特定年代,進一步地貫通於相對富裕的當代資本主義社會,從而找出海鮮是否為奢侈物以及能否吃得起海鮮之類的結構性環境變遷意涵,也就是說,20世紀的『貧中有富』之於當代『富中有貧』的兩相對照,經濟起飛如台灣一地的富裕情形,有無導入社會性移轉的機制設計,而得以雨露均霑於所有的島內子民?就此而言,對於從「海鮮奢侈說」到「奢侈笑死說」的言詞交鋒,都是缺乏包括論述脈絡及其自為反思的獨立思辨能力,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

總之,這一次的言談風波,本該是要有回應於戰略層次的視野、胸襟與瞻望,畢竟,扣緊一個「海」字,又豈止只是限縮於海產一詞的狹義內涵,而是有其從海產到海洋、海底、海域、海岸、海灣、海田、海邊、海天、海上、海浪、海濱、海風、海運、海匪、海事、海路、海戰、海疆等等台灣作為海上島嶼及其四面環海所應該兼具的海洋文明,誠然,從唐山過台灣之於「海盜」、物力維艱之於「海產」,以至於到地緣政治之於「海峽」,如何回應於地球村的情感連帶,藉此找出海納百川且海闊天空的世界公民素養,這才是議題現象的考察真義,否則,吹皺一池春水的又何止是「海產」,而是惡水窮山背後糾結的怯弱心志,特別是缺乏迎接橫逆挑戰的自信膽識。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