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11📚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系統研究性侵案
02.拐杖牙醫到偏鄉
03.雙薪教授五八二
04.阿通國師一七三
05.重陽禮金幼兒園
06.市場規模碩專班
07.高教萎縮少子化
08.通過核能為綠能
09.電價調整有變數
10.生死雙雙大變化
11.少吃鮭魚救石斑
12.冷箭難防背後槍
13.精障病患也中槍
14.轉換舞台陳時中
15.日本女力參議院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七月份的第二周(2022.07.11)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系統研究性侵案」、「拐杖牙醫到偏鄉」、「雙薪教授五八二」、「阿通國師一七三」、「重陽禮金幼兒園」、「市場規模碩專班」、「高教萎縮少子化」、「通過核能為綠能」、「電價調整有變數」、「生死雙雙大變化」、「少吃鮭魚救石斑」、「冷箭難防背後槍」、「精障病患也中槍」、「轉換舞台陳時中」以及「日本女力參議院」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系統研究性侵案」,根據統計,110年性侵害通報案7,787件中,未滿18歲的受害者有4,520件,占58%、超過半數,至於,兒童權利公約國家報告統計,109年校園性侵害案,高中職以下,包含國中、國小受害者有233件,對此,監察院國家人權委員會將針對校園、安置機構裡受性侵害、性剝削的兒少受害者,進行系統性訪查研究計畫,預計面訪100位、書訪及電訪400位,研究的分析結果將於明年(2023年)7月提出,進而提出結構性、系統性的通盤性解決,樂觀其成的同時,被排除的家內性侵議題現象,也是弔詭之所在;「拐杖牙醫到偏鄉」,一則頗為勵志的新聞報導,點出包括小兒麻痺、公共衛生、流行病學、就學行醫、駐點偏鄉及其醫療量能與能量的多方拉扯意涵;「雙薪教授五八二」,由於法令不完備,雙薪教授並未違法,致使目前全國有582名雙薪教授,大都是從國立大學或政府機關退休轉任私校,進而影響到近千名年輕博士進大專校院任教的機會,這其中又以文化大學38位最多,若以比例來分,開南大學占9.38%則是最高,顯然,即使是已經透過『於計算獎補助款核配基準時進用退休再任教師不得列計為專任教師人數』、『限制私立學校使用教育部獎補助款支付退休軍公教人員薪資』、『已領退休金再任私立學校之軍公教人員退撫儲金改由私立學校負擔』以及『已請領公教人員保險費再任私立學校人員自行負擔保險費』等措施,來降低是類人員退休再任情形,但是,終究有其供需媒合的諸多弔詭之處;「阿通國師一七三」,年底選舉將屆,任何的個資議題都會被放大檢驗,這其中包括有從偽博士到類論文、從抄襲到代寫、從特定學校到特定系所、從特定系所到特定指導教授、從全文開放檢索到中長期閉鎖、從政學合一到官學相通、從學術資本到文憑主義等等諸多心理捷徑及其文化認知基模的迷思和弔詭;以及「重陽禮金幼兒園」,因為行政院函文台北市政府必須要發放重陽節禮金,致使出現柯市長一席不吐不快的公開談話,只是,最後還是必須要依法辦理發給敬老禮金,藉此守住正當程序的政府公信,至於,如何讓國家資源得以發揮有效配置的改變效果,這部分的人和政通及其借力使力作為,著實考驗從政人物和公民大眾的智慧增長。

其次,「市場規模碩專班」,因為碩士論文的抄襲疑雲,也讓一年收入超過20億以上市場規模的碩士在職專班,再度成為矚目所在,只不過,若是未能從整體的高教發展危機和學歷文憑的文化認知基模切入,該項洗學歷的漂白作法,還是一種人性對賭的巧門之道;「高教萎縮少子化」,教育部公布『111至126學年度各教育階段學生數預測報告』,結果顯示各階段學生人數直直落,並且自111學年起,大一生人數將超越高中的學生生源,未來的16各學年,大一生人數恐平均年減2900人或1.5%,顯然,高教的萎縮危機,已然是從私立科大、私立綜大、公立科大到國立頂大的無限蔓延;「通過核能為綠能」,歐洲議會投票通過歐盟提案,支持將天然氣及核能列為環境永續的綠能,來讓歐盟得以穩定朝氣候目標邁進,對此,環保團體批評提案形同是某種的『漂綠』,特別還是有存在著環境變遷與能源安全的相互拉扯;「電價調整有變數」,雖然經濟部在其所召開2022年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決議電價平均漲8.4%,但是,根據近日公布的公用售電業電價費率檢討方案,實際依照電價公式計算出的平均電價為每度3.9465元,與調漲前平均電價比起來,漲幅高達50.33%,顯然,超過四分之一的外部購電及其不斷飆漲的燃料成本,也讓後續的電價調整,依舊是變數所在;以及「生死雙雙大變化」,內政部公布截至今年(2022年)6月底為止,上半年人口數為2,318萬6,278人,較2021年的上半年2,348萬7,509人,再減少30萬1,231人,人口已經連續兩年半呈現負成長勝,只是,包括虎年效應、疫情因素及其不利於安居樂業的生養大環境,也讓臺灣社會恐將出現生死雙雙大幅變化的加惡情形。

最後,「少吃鮭魚救石斑」,因應國產石斑魚銷售對岸受阻,主管機關農委會主委勸說國人少吃進口鮭魚以搶救石斑魚,只是,從不同魚類的市場區隔、銷售通路、行銷手法、口味偏好、價格定位,該項的提議疑有何不食肉糜般的無言慨然;「冷箭難防背後槍」,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在街頭輔選演講遭到被槍擊身亡,也讓安倍經濟學正式走入歷史,至於,從臺日到中日、亞太、美日以迄於全球化的地緣政治影響,還有待整體的觀察深究;「精障病患也中槍」,日本前首相遭到槍擊身亡,這也引起國內警方出現所謂的『安倍反應』,對此,高雄市警局對各分局發出最速件,要求員警對轄區的高危險群個案加強關懷、訪視,但是,文中提及掌握的對象也包含思覺失調病患,進而引來質疑警政單位帶頭歧視特定族群的不當作為;「轉換舞台陳時中」,一席『責任來,我就扛』直指身兼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的陳時中部長,即將代表執政黨競選臺北市長,只是,近二年的諸多疫情亂象,特別是『校正回歸3+11跟人命有什麼關係』、『人與人的連結』、『世界怎麼跟得上台灣』、『要怪就怪病毒吧』、『是掀牌不是蓋牌』、『我們是防疫模範生』、『靠我們的氣質打敗病毒』、『我有快篩不用去排』及其近八千條確診致死的客觀事實,似乎也讓政治作為一種職業、志業或道業,增添己久的模糊、不解之處;以及「日本女力參議院」,日本所舉行的第26屆參議院大選,125席位的參議員,這次女性當選人多達35人,創史上新高紀錄,此外,執政黨自民黨也單獨取得改選席次過半數勝利,這也讓『後安倍時代』的政局變革和政事推動,有其一定程度的後續觀察。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