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經濟部召開今年度第1次電價費率審議會臨時會,由於國際燃料持續高檔,致使臺電發購電成本負擔過重,造成高達數百億元的嚴重虧損,不過,為了考量到國際通膨因素對於國內百工百業和民生經濟的衝擊影響,因此,決議電價平均漲8.4%,平均電價每度2.8458元,這其中住宅用電每月1,000度以下、小商家及低壓用電、高壓以上6項產業及高中以下學校不調整,但是,高壓及特高壓用電平均的漲幅則是高達15%。

誠然,從總體平均8.4%的漲幅到特定用戶的15%漲幅,庶民大眾直接的關注還是在於是否成為這一波調漲的標地對象,因此,約占97%的民生居家用電,因為用電是在1,000度以下,所以,將不會受到波及影響,但是,一旦氣溫依舊酷暑悶熱,1,000度的臨界值,便成為吹冷氣、開空調,究竟係為維護身心健康的基本權益或是消費性炫耀之奢華享受的可能拉扯?更遑論於這當中還糾結有室內通風、冷氣效能及其使用慣性的結構性限制。准此,跳過拿一般民眾祭旗的這一次電價調漲,無非是避免與人民為敵,進而平添更多影響年底選情的不利因素,但是,值此競選在即的當下,卻還是有此一不得不的調漲作為,點明出來電價調漲已然是壓倒購電成本的可能稻草,如此一來,兩害相權之下,高壓及特高壓用戶便只能成為該項『電價政治』的墊背犧牲者。

事實上,扣緊「個體-制度-大環境」的論述架構,那麼,該項的電價調漲政策,還是存有著貓膩之處,這是因為:電價的調漲與否,理當是要回歸到調價公式設算本身的工具理性,藉此進行諸多參數值的變異情形和風險控管,以此觀之,乍看之下,捍衛庶民大眾的個人荷苞,藉此印照這些用電極高的工業大戶,但是,多年未漲到一次漲到位,所可能產生的經營成本和國際競爭,還是值得持續觀察可能發酵的副作用,至於,從對於用電大戶不漲價的另類補貼,到漲足電價之後最終的成本轉嫁還是落在一般民眾和繳稅大眾,況且這些耗能極高的用電大戶,經年累月下來對於臺灣水、電、土地、空氣等等能源資產的耗損,就何止只是限縮於這一次平均漲幅高達15%的這些諸多護臺群山們。

最後,這一次的只漲大戶舉措,影響產業的症候群,還是有待觀察,畢竟,主、客因素已經是不再如同過往般單純、權控,連帶而來的是從電到水、煤、油、天然氣;從漲價到缺電;從漸進調漲到一次到位;從易降難漲的預期心理到進退維谷的集體社會心理;從過去電價的不增反降到如今電費的一舉暴增;從傳統製造產業到高科技工業;從自行吸收到直接反應成本,以迄於從不漲持續虧損的全民補貼到能源轉型困難的債留子孫等等冰凍三尺的積累效應,直指出來:高電價時代的到來,勢必會是當前環境變遷及其氣候難民的預期性後果,更遑論還有非核家園、能源政策等等難以承受之重的『電價政治』,等待更多的哀鴻遍野。

電價的調漲,絕不是用以解決能源困境的一帖萬靈劑方。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