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嘉恬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月經貧窮(period poverty)一詞指的是因為無法負擔或缺乏可取得生理用品的管道,以至於當月經來潮時,必須減少使用數量或是以像是襪子、樹皮、衛生紙等等其他物品來替代,導致陰部受到感染等生理疾病,並且間接因憂鬱、焦慮等負面情緒,而影響到心理健康的一種社會心理現象。

事實上,近來熱議的月經貧窮話題,緣起於4年前蘇格蘭議會通過<生理用品免費法>,成為了全球第一個免費提供衛生棉等生理用品的地區,接續英國跟進免除生理用品5%消費稅,日本也編列預算提供弱勢女性免費生理用品,臺灣一地則是藉由民意代表提出將生理用品營業稅規劃成預算回饋女性,但是,經濟貧窮、稅金專用權成了話題失焦的政見泡沫,至於,富含養分的真正訴求,卻是在知識貧窮以及素養匱乏底下,裹起一時興起的時髦名詞外衣,顯然,潛藏於議題深處的性別平等意涵等附加價值,這才是有待思辨與反省。

就經濟層面而言,無法負擔生理用品的困境,確實是存在於低度開發國家或地區,以國內女性平均每月200至300元的生理用品金額來說,針對那些無力負擔的個案,以社福補助方式提供金錢協力、定量免費用品的積極性差別待遇應可加以解套,但是,藉此議題的風向力道,以順勢將性教育知識、自我價值提升與性平尊重的延伸概念深度扎根,這該是借力使力的關鍵契機。

婦女人權法典〈消除對婦女一切形式歧視公約〉(The Convention on the Elimination of all Forms of Discrimination Against Women,CEDAW)主張消除對婦女之歧視,確保兩性在教育、就業、保健、家庭、政治、法律、社會、經濟等各方面享有平等權利,以此觀之,國內婦女於各面向權益逐步提升可見成效的同時,月經污名化的俗成意識,仍然是讓女性從青春期開始,便在其心理上的自我與生理上的身體之間,形成一道的無形隔閡,甚至於對其避諱隔離、以代號稱呼或視為骯髒污穢等心理捷徑,這也使得女性生理性別的次等地位,深植於社會脈絡的集體意識裡,更是間接影響到經期時,欠缺對於身體探索與情緒變化的自我覺察與接納,子宮與母性的應有連結也並未被頌揚,身心靈整合的良機更是被由壓抑所隱藏的壓力取代。冀此,男性角色解讀月經的思維,宜是要有從教育、公衛、全人觀等領域視角傳達倡導、解構新造的空間,藉著將月經定義從黑暗負向轉化為陰性包容力,在女性學習擁抱珍惜自我的同時,冀盼男性也當以開放、接納的全新認知基模,來看待女性月經的相關權益保障。

日前教育部發布修改服裝儀容規定,表達尊重學生意願,不能強制其於制服繡學號或名字,亦要求各校依其〈性別平等教育法〉調整男女校服、頭髮長度、服裝顏色應符合性別的刻板印象規定,在去教條化、去性別化的意識形態底下,如何有效地提升新生世代的生活與學習自主,方為此一舉措應有的重要精神連結,特別是如同藉著倡議月經貧窮理念以翻轉對於月經的偏頗認知基模、延伸到性平尊重的文明觀念。

只要相信可以改變、願意改變、付諸行動改變,從個體的心理、認知再到社會制度與環境文化,皆是已經因您、我的信、願、行,而成為啟動蛻變的轉化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