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6📚
七字箴言看時事
01.台北少觀緩懲罰
02.無照保母安眠藥
03.高齡住民無人顧
04.疫情影響家暴案
05.同性配偶養子女
06.臺灣防疫犀牛皮
07.萊豬釋憲零檢出
08.快篩乞丐慈惠堂
09.共融遊具罐頭化
10.對抗疫情有三保
11.兒童交安多風險
12.照顧殺人超高齡
13.自主防疫○加七
14.俄烏戰爭麥當勞
15.兒少受虐家關員

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五月份的第三周(2022.05.16)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台北少觀緩懲罰」、「無照保母安眠藥」、「高齡住民無人顧」、「疫情影響家暴案」、「同性配偶養子女」、「臺灣防疫犀牛皮」、「萊豬釋憲零檢出」、「快篩乞丐慈惠堂」、「共融遊具罐頭化」、「對抗疫情有三保」、「兒童交安多風險」、「照顧殺人超高齡」、「自主防疫○加七」、「俄烏戰爭麥當勞」以及「兒少受虐家關員」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台北少觀緩懲罰」,針對台北少觀所近三年濫用『緩懲罰』措施,而未依規定處理少年違規事件高達741件,對此,監察院調查發現少觀所存在未積極連結外部資源、鑑別流於形式、法院借提及候送期間過長等情形,導致霸凌、鬥毆、搖房、性霸凌事件盛行,嚴重違反<國際人權公約>兒少最佳利益及成少分界原則,進而提案糾正台北少觀所,並要求司法院、法務部、少觀所儘速檢討改善;「無照保母安眠藥」,報載約每10個保母中就有6.5個無照,爭議案件層出不窮,甚至從受托幼童身上驗出安眠藥的中毒情形,對此,立委與民團表示,衛福部應該要即刻修法,針對無照保母的宣傳訂定出禁制條款,並加重對於無照的裁罰以及立即停止其托育行為,只不過,該項的新聞報導,是否有貼近經驗現象及其回歸於制度設計的相關運作失靈,這會是針砭所在;「高齡住民無人顧」,長照機構群聚染疫,機構也面臨到缺人力、缺物資、零津貼等3大困境,包括許多護理師、照服員確診而被匡列,機構快篩試劑不足,原地照顧確診長輩無津貼等,政府有盡快協助之必要,否則,未來高齡住民恐落入無人照顧慘況;「疫情影響家暴案」,國情統計,2021年家庭暴力事件通報案件被害人共11.9萬人,相較於2020年增加4151人、年增3.6%,若與疫情前的2019年對照的話,案件則是增加1.5萬件,增加14.0%,至於,2021年家暴的案件類型係以婚姻、離婚或同居關係暴力案件占45.1%最多,被害人5.3萬人,全年度家暴案件的性別觀察,被害人女性占三分之二;以及「同性配偶養子女」,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初審通過<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施行法>(同婚專法)部分條文修正,同性配偶也能共同收養第三人子女,或由一方單獨收養他方養子女,同時準用<民法>的收養規定。

其次,「臺灣防疫犀牛皮」,一篇名為『How a False Sense of Security, and a Little Secret Tea, Broke Down Taiwan’s COVID-19 Defenses』的TIME文章,評論臺灣乃是全世界最會吹牛的新冠肺炎防疫(The world’s most vaunted COVID-19 defense),顯然,『疫情政治』的防疫大內宣,終究因為確診、死亡的疫情災難,而徹底崩解;「萊豬釋憲零檢出」,憲法法庭判決認定『進口肉品及其產製品殘留乙型受體素之安全容許量標準』,係屬於中央立法事項,且行政院函告地方自治條例無效而不予核定,並未逾越憲法賦予中央監督地方自治權限範圍,均屬合憲,如此一來,訂定食品殘留農藥或動物用藥安全容許量標準專屬於中央事項,地方不能自訂標準,只是,包括經貿立國優於要求零檢出以保護人民安危、偏中央權力以壓縮地方自治進而危及均權原則,以及若是食安不能因地制宜又何須將營養午餐排除在外等;「快篩乞丐慈惠堂」,針對疫情持續擴大,致使快篩試劑供不應求,對此,台北松山慈惠堂發放免費快篩試劑,並在17分鐘內火速發完,這也出現『台北市信義區の快篩乞丐』的諷刺話語,顯然,大排長龍以領取快篩的類似乞丐行徑,自當是有必要進一步針對人性誘因、供需失調以及部署無能,進行通盤檢討、議論;「共融遊具罐頭化」,近年來臺灣的公園、校園掀起共融遊具風潮,從北到南搶蓋特色遊戲場,只不過,傳統的塑膠罐頭遊具雖然是逐漸退場,取而代之卻是特色遊具也日益罐頭化,乃甚至於出現所謂罐頭遊具2.0的迷亂現象,究竟是欠缺創意心靈、便宜行事抑或績效管理,實有待道本且技末的綜融性思辨;以及「對抗疫情有三保」,鋪天蓋地的疫災,也讓包括保全醫療量能、保命身心健康和保守變異演化,成為與時俱變的抗疫三保。

最後,「兒童交安多風險」,近三年仍有超過2.8萬名未滿十二歲兒童的交通事故傷亡事件,值得注意的是高達近八成是搭車時出事,對此,兒童交通事故關鍵在於家長,應加強宣導為人父母的交安風險意識,包括工程、監理、執法及教育宣導等面向的安精進作為;「照顧殺人超高齡」,雖說<長期照顧服務法>乃是亞洲首個將照顧者權益入法的國家,但是,報導顯示十年來,每年都有約十件的照顧殺人案,而近三分之一的加害者都在殺人後選擇自殺,凶器部分除了刀具外,還包括枕頭、熱水瓶、延長線等家用品,這多少說明了照顧者動手那刻,手邊拿到什麼就用了,並非預謀,而是壓力讓理智斷線,對此,從孤鳥照顧到孤島照顧、從非自願案主到蓄意殺人、從照顧創傷到照顧殺人、從照顧個管到照顧法庭以迄於從低端照顧到照顧素養,在在凸顯照顧殺人實乃是某種『個體-制度-大環境』之於壓迫結構的預期性後果;「自主防疫○加七」,『○加七』新制正式上路,打滿三劑疫苗之確診個案的同住家人,免除居家隔離,只須七天的自主防疫,期間若是需要外出工作、採買,應有兩天內的快篩陰性證明,只不過,對賭於脆弱的人性誘因,突破性感染的傳播風險,依舊是疫情爆發的催化因子;「俄烏戰爭麥當勞」,麥當勞表聲明指出:『俄烏戰爭引發的人道危機,以及戰爭造成不可預測的經營環境,使麥當勞做出結論,就是繼續擁有俄國業務已不再可行,也不符合麥當勞的價值』,看重的究竟是普世價值、愛國主義還是在商言商,該項麥當勞的商業政治舉措,還是需要持續觀察;以及「兒少受虐家關員」,兒少受虐通報案件層出不窮,中央推各縣市設置所謂的家庭關懷訪視員,以針對被通報但尚無保護事件或風險極低的兒少,進行3個月內6次的到宅關懷訪視,同時視需要,提供育兒諮詢、正向親子溝通技巧等,希望以社區守望相助模式就近關懷,減少被通報者的標籤感,也讓家庭即時得到實際支持。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臺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