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合「二○三○雙語國家」政策,高教近年來力推雙語教學,如今就連國文系都不例外。其中台師大國文系將以國際漢學角度規畫,最快一一一學年起,大學部即可開出十八學分全英語授課(EMI)課程;中山大學中文系近年聘請兩名外籍教師,成大則是透過論壇、讀書會,讓中文系也有國際化的學術環境和體驗。

教育部擇優挹注特定大專校院轉型為雙語標竿校院,今年選出台大、師大、成大、中山等四所大學,不過由於這四所大學都有國文系、中文系,甚至是台文系,該怎麼「英語」授課,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台師大教務長劉美慧表示,目前校內近九十八%大學部科系都已訂出全英語課程架構,其中也包括國文系,最快一一一學年、今年九月開放學生選課,屆時十八學分的EMI課程,大學部一至四年級都可有一門全英語選修課。

據師大國文系內部人士表示,國文系原本不參與全英語課程,但最後變成校內「唯二」搞不定的科系,對學校說不過去,最終決議以國際漢學角度出發,目前提報的課程包括當代文學概論、當代文化研究導論、英語漢學名著選讀等約七門。

國際漢學在人文學科研究中並不孤單,哈佛大學也設有費正清研究中心專責中國研究。台師大國文系教授徐國能指出,國文系希望能和國際漢學接軌,引導新興科學觀念和方法進入中國文學研究範疇。

徐國能表示,很多當代中文作品多是模仿、借鑑歐美作品的思想與技巧,「想理解白先勇的《台北人》,不能不讀喬伊斯的《都柏林人》;要讀懂楊牧,也要從葉慈、艾略特等人著手。」全英語課程目標是希望國文系學生也能熟讀西方文學,並和中文作品比較、參照,讓學生理解創作的方法和原則。

中山大學中文系近年也應聘兩名外籍教師,專長為歐美漢學、文學批評與翻譯。中山大學教務長林伯樵說,學校希望為中文系營造國際化的學術環境和體驗,讓學生延伸出未來出國求學、就業的機會。

日前也舉辦大型漢學論壇,讓本地學生有機會了解海外學術圈。成大中文系則持續辦理西方哲學、文學讀書會與論壇。(時事新聞來源:聯合新聞網,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