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疫情打擊全球經濟,2022年的臺灣經濟成長可期,國民所得可望飛越三萬美元門檻,然而,GDP反映客觀經濟數據,無法衡量人民的幸福與快樂,即使是創了新高,但是,一般民眾對於經濟成長依然無感,這意指著在某種進步的領先指標中,相與對應之社會性移轉及其所得再分配機制設計,依舊是當前社會不均的困境所在。

誠然,疫情災難的反彈,也讓全球經濟成長率異常升高,但是,取代病毒的變數將是「物價」,物價的上漲不是「暫時」現象,而是相應於全球供應鏈緊密相連的客觀事實,這也讓成本推升型的物價上漲所造成的影響,超乎預期之中,這有如廠商增加的生產成本會反映在消費品上、房價漲勢反映到房租並影響CPI、基本工資、軍公教與民間公司薪資調漲,也將推升消費需求與物價壓力,因此,估明年CPI持續上漲並續高於2%以上的通膨警戒線,不僅決定全球升息、企業獲利狀況與人民荷包息息相關,更是影響民意和牽動多國的未來政局。

事實上,這場疫情所造成深遠的影響,不僅是美中對峙的政治分歧、窮國與富國的種族分歧,各國貧富分歧均持續拉大中,「貧富差距」乃是當前臺灣民眾普遍感受到的社會問題,在M 型社會下,因外在環境轉變造成家戶所得呈現雙極分配,背後代表的是勞動市場的雙極化、對福利體制的衝擊,以及在消費文化上的差異性特質,這也象徵過度強調經濟自由性,忽略了社會分配以及提供社會流動管道的重要性,更遑論於對社會團結、穩定所帶來的衝擊影響。

然而, 根據財政部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最頂端與最末端的家庭平均所得相距130倍,近2年受到疫情影響,差距更形擴大,也加速台灣的財富結構從M型化社會變成L型化社會,造成許多家庭陷入貧窮循環的困境威脅,從社會不平等到收入不平等,從身心健康到暴力犯罪及教育成果,都受貧富不均所影響的。當貧富階級差距越大,人們越容易產生競爭焦慮、進行炫耀性消費,並且失去對於旁人的同理心及信任感,造成身心壓力和社會互信關係的流失,這不僅造成平均壽命降低、肥胖、精神疾病增加,同時,也會引發未成年懷孕、犯罪和藥物成癮等社會問題,皆與收入不均、不平等諸多的社會迷亂現象有關。

冀此,台灣社會的貧富兩極化代表了社會資源分配的不均衡,就算是GDP有所上揚,失業率仍舊是在高檔,薪資水平依然低迷,貧窮人口逐漸增多,消費也是呈現兩極化,倘若,政府不改政策路線,已被「市場失靈」再加「 政治失靈」,遠遠偏離了社會的「公平正義原則」,冀此,社會資源該如何分配平均,貧富差距又該如何縮小,均勢取決於國家對經濟能否有效的監控。

總之,該如何從國家發展到危機管理,從教育、經濟發展、產業結構到國際之間,透過總體層次而來的巨視觀點,藉此議題進行觀念充權與機會教育,這才是重點之所在。因此,在國家整體財富增加之際,從個體層面上的家戶、產業到區域的相對性落差,藉由租稅改革而來的所得重分配機制,得以具實地回饋到社會的供應需求上;以及建立多元文化教育,包括族群議題、性別議題、社會階級議題、不同身心特質者、不同信仰者間之公平正義的思考與實踐,從而兼備具有現代公民所需的公民素養,而非僅是淪為某種無感式的所得增加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