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勞動部公布2020年主要國家的年總工時統計,對此,臺灣地區就業者的年總工時為2,021小時,在全球40個國家當中,2019、2020連續這兩年都是排名第4,至於,在亞洲國家中則是僅次新加坡的排名第2,雖然,臺灣年總工時相較2019年已經減少6小時,但是,進步的幅度卻遠遠遜於亞洲各國,相較於英國減少170小時、法國減少109小時,更是突顯作為過勞之島的臺灣一地,絕非是浪得虛名,這也使得相與衍生的議題現象,宜有進一步的探究空間。

誠然,該項的年總工時,對照於<勞動基準法>所規範的基本工時與合法加班時數,直指出來搬不上檯面的黑工時,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的癥結所在,如此一來,對於勞動年工作時數的考察重點,就不全然只是聚焦在保健因子的薪資權益,而是某種結構性環境底下的不得不作為,換言之,名目上的年總工時,訴諸於包括勞心勞力且競競業業的職責所在,就其實質工時及其勞動職場所積累下來的身心議題,會是接踵而來的嚴肅課題,如此一來,從保住飯碗到斜槓兼職、從所得維持到經濟安全,那麼,癥結之處乃是在於突顯必須要用勞動量化的工作時間,以換來謀生餬口的基本需求滿足,就此而言,從單薪到雙薪的勞動社會以迄於薪資所得到收入不均的階級社會,那麼,表面與帳面上的長工時,顯露出來的乃是不優的人力資本投資與運用,連帶而來的貧富之間的階層深化,更是隱含某種的發展性危機。

冀此,對於該項年總工時的議題探究,當可進一步就其「勞動者的個別工時—勞動職場的典章制度—勞動階級社會」,以找出可能的破解出口,也就是說,若果,薪資所得的勞動階級依舊是現今主流的工作型態,那麼,過往勞心與勞力的二分切割,勞動者自身要如何嫁接於學習的心靈結構與認知基模,以讓帶著的應變能力,成為顛覆勞動工時慣以換取薪資水準的工作效能,換言之,涉及到知識經濟的關懷意旨,點明出來知識涵養所建構出來的時間管理、目標參與以及職涯規劃,以讓事半功倍的工作效率,取代單純力倍功寡的勞動工時耗損;至於,包括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所帶來的組織變革或績效提升,這部分與人或事相關聯的職務、職責與職掌,更是要有回歸於工作特性、工作要求、工作態度、工作能力、工作效能、工作滿足、工作自主、工作認同、工作關係、工作忠誠、工作士氣、工作投入、工作壓力、工作倦怠、工作安全抑或是工作價值等等掛勾於「工作時間」的整體思辨;最後,相較於德國,臺灣工時著實多了德國1.5倍,這似乎也隱含背後所實有文明化落差的客觀事實。

總之,年總工時統計的變遷資料,顯現出來的還是受雇勞工糾結於較長工時、過低工資以及偏多工作負荷的現實情況,如此一來,在無法改變結構性環境限制的同時,如何讓己身成為勞資兩造之間的優勢一方,特別是讓工作與生活以找到彼此平衡的精進課題,這將會是看待工時、勞動以及工作而來的自為思考,只不過,要加以留意的是,該項的變遷指標,係將就業者的平均工時也包含部分工時勞工算計在內,以至於讓臺灣年工時的總時數,一直是居高不下,那麼,外送之類的零工經濟及其勞動處境議題,這反而成為更為尾大不掉的棘手難題。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