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九月每年約有10多萬的高中生報考大學,這其中僅3,000多人有望擠進於臺大的這個最高學府,因此,「如何上台大」也成為國人相當關注的一項話題,對此,農委會主委以此為題和借力使力來推廣國產魚,強調魚的蛋白質和維生素D多易消化,且國內水產品質好、價格穩定,也以他的個人經驗,闡述自己高三時每天吃一隻魚,因此,考上了臺大,姑且將之視為是某種的另類機關行銷,但是,值此高教市場從膨脹到萎縮的反差性發展,關於從吃魚考上臺大到可以有不同的管道以成為臺大新鮮人的延伸性思考,實有深究之處。

基本上,除了本於職責之所在,並且也為母校略盡綿薄之力,而大力鼓吹吃魚與選填臺大,這何嘗不是說明了魚貨本身的產銷,也就如同臺大身處於當今的高教市場般,皆是屬於供需失衡的某種生存困境,如此一來,中秋佳節的大量食用魚品以及以臺大為其首要的優先選項,當只是某種的停損設置,真正的歸因事由,實有待通盤的檢視、檢討,僅以臺大為例,不再是封閉生態環境裡的唯一寵兒,而是有其內外夾攻的生存挑戰和市場威脅,畢竟,少子女化的生育模式,除了大一生員人數的漸次量化縮減外,高教資源的不足與不均,也讓包括臺大在內的近160所大專校院岌岌可危且難以自保,如此一來,誰有資格錄取和就讀臺大的此一意旨,便有其奧妙之處,這是因為:

事實上,臺灣大學為了鼓勵表現不錯的高中學生前來就讀,而設置有多種的入學管道,這其中包括「特殊選才」管道所著重的特殊才能,這個管道全然沒有考試成績的限制,全憑學生的特殊表現;其次的「希望入學」管道,則是逐年增加低收入戶、中低收入戶、偏遠高中生的錄取名額;再來還有「繁星入學」管道,學生若是高中在校和學測成績好,是有很大的機會可以考上臺大;至於,作為臺大主要入學管道之一的「個人申請」,此一管道的學生需要繳交高中學習歷程檔案,而校方也執行大學招生專業化計畫,以提升學習檔案的審查專業;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學生不排斥從軍,臺大也從去年(2020年)起開設有10個國防學士班名額,遍布多系且核發獎學金,這也是一項進入台大的最新管道;最後,「考試分發」更是每年最後一個的入學管道,明年(2022年)起這個管道將以分科測驗和學測部分科目成績,作為篩選依據,以讓考生有機會呈現努力成效的考試成績,藉此錄取理想的臺大校系。

冀此,包括選才入學、希望入學、繁星入學、申請入學、指考入學以及專班入學等分殊和合的入學管道,多少也突顯出來包括臺灣大學在內的所有大學,將不再是一面倒的買方優勢,而是「買方」如各個大學校院以及「賣方」如莘莘學子,共同成就以各取所需和各取所求的這一場殊勝,換言之,倘若,未能啟動高教市場的瘦身變革以及無法讓文憑主義的認知基模產生創造性的轉化,那麼,九月的每一批大一新鮮人,從核定招生名額、名額內應報到人數到名額外應報到人數的落差,不僅會加劇惡化,乃甚至於可能讓高教崩盤的骨牌效應,提前且加速來到。

總之,從吃魚可以考上臺大,到不同管道以冀望成為臺大人的延伸性思考,背後所實有之於「個人—制度—大環境」的綜融思辨,是嚴肅且無奈的。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