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一則美國時事的外電報導,背後的人權思維頗有深究之處。

話說:由於新冠病毒Delta變異株肆虐,對此,包括加州與紐約的美國地方政府宣布,所有的政府雇員都必須接種疫苗,如果沒有施打疫苗的話,則是被要求每周接受病毒篩檢,藉此保障大家的集體安全,事實上,此一權變措施的背後,單就紐約市政府的適用對象就超過30萬人,包括有警察、消防員和老師等,因此,影響之廣、之深,是有它訴諸於「疫苗政治」的多面向討論,這是因為:

首先,何以採取半強迫方式以達到應有或更高的覆蓋率,究竟是要解決什麼問題?可以讓問題解決到什麼程度?以及相與衍生的人權意涵又為何?以此觀之,將疫災的事先『防制』或事後『防治』,覬覦疫苗的注射,也因為變異株的不斷增生,而讓科學防疫的實證典範,面對應有的典範挑戰,換言之,科學防疫當只是被加權的一種防疫措施,並不全然是絕對有效的防制對策,如此一來,美國地方政府要求雇員都必須接種疫苗的思維模式,便有掛一漏萬之處,亦即,聚焦於施打人數的覆蓋率,進而忽略了關乎到保護力效果,不全然是疫苗本身、還包括疲於應付的變異病毒株,更遑論於注射疫苗並不能能夠提供百分百的保護力,仍然還是會出現所謂的脫逃感染或突破感染(Breakthrough Infection)。

其次,即使疫苗的注射,實屬必要與迫切,但是,除卻疫苗防疫的基本防範效果外,疫苗注射之後的身心大解放,這部分的感染與傳染破口,直指出來倘若是要對賭於疫苗的注射不可,那麼,祭之於應注射的強制規定,這才是績效管理的必要之惡,而非是軟性手法的增加雇員篩檢成本,以至於,到最後被迫臣服於乾脆施打以求一勞永逸之效。准此,在這裡窺見到還是國家機器未能思慮周詳於包括戰略與戰術的並進思考,這也使得追求一定施打人數的覆蓋率,卻是忘卻口罩防疫的健康自主及其風險意識的自為管理等根本作為,君不見,強國的疫苗注射及其毫無顧忌的全面解封行徑,這使得讓Delta變異株的侵襲,顯然出來更多原形畢現的自相矛盾現象。

再則,該項沒打疫苗而必須每周接受病毒篩檢的變通措施,此一擦邊球的制度性障礙,也讓該項另類的疫苗護照,成為了族群對立或階級分化的區隔憑藉,一方面模糊了個體自由與集體安全之間的分際,特別是藉由半吊子的半強迫施打,漠視了拒絕接種的基本人權保障,另一方面則是該項施打防疫的科學至上思維,是否會陷入不斷接種的迴圈以及不可知的人身戕害,如此一來,看得到的是有待商榷的美國人權紀錄,再次增添一筆從國內到國際、從白人到非白裔以迄於從打過疫苗到不打疫苗的多重標準,至於,忽略了文化基模的心理認知而逕自嫁接於集體施打的從眾行為,此一社會心理的議題現象,點明了美國社會的防疫亂象,自然也是不亞於臺灣一地的春秋百樣。

最後,哀矜勿喜於世界各地的疫災,但是,防疫的各項作為,也應該要有從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到認知等不同範疇面向的綜融思辨,否則,任何窮於應付的措施,都是提油滅火而未竟其功。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