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迎接每年夏天的重要通性儀式之一,便是颱風侵臺入境及其停課不上班的小確幸,然而,不同以往的是,至少在今年的當下,目前還是處於三級疫情警戒的居家辦公狀態,因此,若果是依循先前所訂定的<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的作業規範,那麼,因為沒有出勤的上下班風險議題,因此,即使是發布了陸上颱風警報,居家上班者仍需照常提供勞務,如此一來,對於颱風的社會認知基模,能否因此而有所轉化,這已然成為考察的重點。

誠然,颱風天停止上課、上班的考量因素,還是在於因為上學與上班之於出入之間,所可能造成的人身危害,因此,從一體適用、共同生活圈到因地制宜的颱風天是否放假,也逐漸內化並成為一般民眾認知以對的因應措施,只是,映照於颱風放假當天的晴空萬里抑或是風強雨大的冒雨涉水等個別舉措,那麼,鑲嵌於颱風以及颱風假之間的不上班、不上課,此一認知失調的小確幸,這才是用以解讀諸多颱風假放天的迷亂行為之所在,也就是說,對賭於小確幸的人性誘因,那麼,放假真義的有效風險規避,如何成為國人處變不驚的心靈結構,這才是檢視颱風的針砭所在,如此一來,颱風襲臺是否放假,這已經不是問題的聚焦所在,而是一套攸關到己身之生命自主、生活自律的自為管理,要如何超脫依法辦理的制式規定抑或是行政霸權。

冀此,疫情警戒而來的居家辦公或宅生活,已然是為颱風天放假以避危的照章行事慣例,找到某種制度運作要有所變革的破口,換言之,倘若沒有外出的事故風險機率,那麼,一則颱風天裡,居家上班者仍需照常提供勞務;再則,往後的颱風天,是否一律改成居家辦公模式,藉此迴避諸多工作產能、權利義務或勞動風險的相關議論,顯而易見的是,祭之於<天然災害發生事業單位勞工出勤管理及工資給付要點>的作業規範,主要還是限縮在颱風之類的天然災害及其相與衍生的勞動權益,但是,畢竟,颱風所造成的可能危害,也不盡然是在於出勤或外出,因此,即使是採取居家辦公方式,但是,如何避免禍從天降的應有自維措施,那麼,檢視颱風天的風險管理一事,也就不應該只是侷限於上下班的外出路程,而是要有擺盪於如常與反常之間,不同勞動權益保障的通盤考量。准此,不變的是隨時都在改變的時空環境,因此,當居家上班也成為某種常態的制度設計時,那麼,法、理、情這三者的拉扯、衡平,將會是修法、變革的關注所在。

總之,百年一見的瘟疫,也讓尋常的生活步調和典章制度,面臨到從大環境、制度到個體,所環環相扣的層層堆疊影響,就此而言,在這裡要加以審視的乃是對於諸如天災事故的風險規避機制,有否內化成為自律、自主、自為的相關自維措施,連帶而來的居家辦公,又要如何相迎於疫情警戒的升級或解封,藉此思索適宜的宅生活調性模式。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