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懿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網路是開放、多元文化的集散地,在網路世界裡我們可以匿名做任何事,盡其在我,再加上網路更新資訊的速度是日新月異,即使資訊真假難辨,人們仍樂此不疲的從中獲得樂趣,進而,對此產生某種的依賴性,從前使用網路的用途大多是為了蒐集學識,然而,時代的推移,現在使用網路的目的,大多是為了表達自我,對此,網紅現象實乃是一刀兩面,好的是,人人可當網紅在自己影片裡訴諸不公不義並幫助弱勢或展現自我,使人見善則遷兼具有社會支持的改變力量;壞的則是去順效逆,會助長社會歪風,像是網路色情、網路詐欺、網路色情等。

在網路依賴的人群裡,有部分人走向了網路成癮的路,沒使用網路瀏覽資訊或打遊戲就會憂鬱、焦慮,因為這些人是為了逃避現實中的難題,如家庭功能不足,交友不順,學業成績不佳、自信心不足等,根據董氏基金會在2019年,曾針對大台北地區國高中職學生的調查顯示,憂鬱程度與上網時數呈現正比,平日上網超過6小時的學生中,自認有明顯憂鬱情緒、需要專業協助者,占48%,進一步調查平均多久想上網,顯示每10分鐘便想上網者,憂鬱程度明顯高於其他組別。

至於,憂鬱有典型憂鬱和非典型憂鬱,兩者的相同之處是,生理上沒胃口、失眠、哭泣,心理上沒有信心、不想出門、記憶力變差、無法集中注意力與思考、看事情的角度全是負面悲觀、覺得人生沒有希望、無助感、自責、有自殺意念;而不同的地方是,非典型憂鬱的人會笑,以至於讓人琢磨不透。

傳統的觀念裡,認為青少年憂鬱是叛逆過程的些微症候群,一陣子過後自己就會好,而直到孩子跳樓自殺了,才追悔莫及;再者,因憂鬱症是到精神科就診,容易給別人留下神經患疾的刻板印象,這也使得有憂鬱傾向的孩子忌諱就醫,對此,美國 Kalafat提出「自殺警告信號」量表,分成「情緒感受」(Feelings,害怕、無助等感覺),「行動或事件」(Action,丟棄喜歡的物品、做惡夢)、「改變」(Change,注意力不集中)以及「預兆」(Threat,說我想死,怎麼死才不會痛,一切都結束了)等四面向,取其各自的第一個字母成為所謂的『 FACT』;除此之外,自殺高危險的時間或時機包括有獨處、半夜、重大節日(過後)、自殺後之48小時內、方出院以及影響自殺者情緒的事件剛發生。

倘若你的身邊有發現憂鬱傾向的青少年,請『一問二應三轉介』,詢問他最近心情低落的原因以讓他釋放情緒,在他說出原因後,發揮同理心的回應他,原來你因為這件事而心情難過,聽起來真的很令人悲傷,而且不予批評;當你鼓勵他之後,他仍然還是陷在自己就是無用之人,或是死了就不會造成家裡的負擔,抑或是根本沒有人愛我、關心我的迴圈當中走不出來,那麼,就要轉介到專業人員,如張老師生命專線 1980(依舊幫你)、衛生福利部安心專線 1925(依舊愛我)生命線專線 1995 (要救救我)。

有些觀念上的迷思是需要釐清,像是:(一)自殺的人一定想死,說想死可能是一種求救現象;(二)那些經常說要自殺的人絕不會真的去自殺,不過,有堅定意念的人,真的會去死;(三)情緒改善後,危機就不會再發生,自殺之後三個月內都是危險期,有二度或三度自殺再現的可能性。

總之,如果不能判斷,請以會發生的角度來嚴肅看待,特別是尋求專業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