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四月份的第三周(2021.04.19)所羅列出來的七字箴言包括有「久旱甘霖地下水」、「沈默受暴虐老增」、「九天八夜五百萬」、「回歸政院牛肉麵」、「二○二一生育率」、「七成技職瀕退場」、「專業接棒交通部」、「私校退潮推骨牌」、「去中國化改路名」、「專業素養證照化」、「氣候失調碳中和」、「父母職業八萬元」、「社區冷漠老幼虐」、「跟蹤騷擾防制法」以及「大學雙語將啓動」等15則的七字時事箴言,這也使得相與對應的延伸性思考,是有它嚴肅以對的必要。

首先,「久旱甘霖地下水」,近一年半載未正常下雨的台灣,除了覬覦於天將甘霖的一場大雨,地下水的超抽危機、地層下陷和公共安全,恐會是下一個的棘手難題;「沈默受暴虐老增」,多半是發生在家庭私領域的兒少虐待情事,鄰居理應是可以最早感受到,但是,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卻是顯示來自於鄰居及社會人士的通報比率不到百分之三;連帶地,老人虐待的通報個案雖然與日俱增,不過,來自於盛行率的推估通報率也僅百分之零點三,如此一來,虐兒、虐老均得不到左鄰右舍的社區關注,這也成為殘酷冷漠的台灣現代社會裡,一項真實的寫照;「九天八夜五百萬」,今年三月逍媽祖的宗教嘉年華會正式畫下圓滿的句點,只不過,回應於風調雨順、福國利民、安居樂業的基本意旨,除了天助外,也隱含自助、互助的公民社會力量,要如何得以相對增生成熟;「回歸政院牛肉麵」,因為誤導台北牛肉麵冠軍可能含有萊劑成分的不當言論而下台的前行政院發言人,再次回鍋並且出任高薪有給職顧問,此一漠視民間觀感的率性任用,自當預伏更大施政正當不足的發展危機;以及「二○二一生育率」,美國中情局(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CIA)近日公布2021年全球生育率預測報告,前5名都在非洲,最後5名則都在亞洲,而台灣每名15至45歲,具生育能力的女性,只會有1.07個孩子,更是敬陪末座,顯現出來少子女化的人口發展危機,已然是一項迫在眉睫的『灰犀牛』。

其次,「七成技職瀕退場」,私校退場的海嘯已然默默在發生,目前有30多所高中職和10幾所大專校院被列為退場的預警學校,只不過,全由私校一間挑起經營不善的自我究責,多少還是忽略了『個體—制度—大環境』所層層堆疊的滾動影響,如此一來,更大的私校崩盤危機,當只是一項時間早晚的時程問題;「專業接棒交通部」,新任的教長係由交通專業出身的政次升任,同時迅速補實台鐵局長的懸缺,如此一來,更加顯現出來派系考量的『用人政治』;「私校退潮推骨牌」,當少子化已成定局,依據行政院會通過的私校退場條例草案,一校合格教師比率未達五成、近一學期維護學生受教權檢核不通過,且近一年逾五成系所師資質量不符規定,均列入預警學校,如此一來,私校的去留,又何止於退場,而是隱含更多的善後問題,特別是馬上到來的是會有至多1.9萬名大專教職員將失業;「去中國化改路名」,台北市長拋出要將現有台北市內的中國路名進行改名,此一攸關到民俗、民德的如常習性,就不單單只是道路改名便可以完備之;以及「專業素養證照化」,中華民國中小學校長協會發布七項的專業素養,並認為校長證照化是未來的發展方向之一,只不過,擺盪在職務與職業之間的校長工作,就其本質、性質的概念內涵,是有進一步商榷議論之處。

最後,「氣候失調碳中和」,減碳和課關稅業已成為國際社會面對氣候危機的重要手段,但是,面對零碳排出的碳中和工程,台灣一直都是束手無策的消極不作為,甚或成為環保與經濟相與結合的另類氣候難民;「父母職業八萬元」,報導指出倘若是將父母視為某種職種的工作勞務,每月的薪資代價是新台幣八萬元,只是,表相的量化薪資,直指的乃是此一愛之勞務工作的效能訓練和親職教育,會是該起議題現象的針砭所在;「社區冷漠老幼虐」,對於老虐或兒少保的議題探究,除卻有其受虐黑數、通報比率、個案來源、受虐類型或是受害者屬性特徵的事件陳述外,如何加入長照家庭生命週期的過程、動態和歷程,藉以找出從『受虐之前』、『受虐之中』到『受虐之後』的演變關係,如此一來,標舉所謂的社區冷酷,這就不僅止於從一般通報到責任通報的通報類型,而是指涉的包括通報的意願、通報的能力以及通報之後要面對之各項善後事宜的通報,這也說明了對於高不可攀和深不可測的家庭,要如何突破『法不入家門』和『清官難斷家務事』的文化認知基模,那麼,社區的殘酷已然是成為用以壓倒社會性謬誤的最後一根稻草;「跟蹤騷擾防制法」,行政院於院會通過<跟蹤騷擾防制法>草案,立法明定跟蹤騷擾定義與行為,且授權法院得預防性羈押有反覆再犯疑慮者,且對跟騷且攜帶兇器等行為,最高可加重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併科50萬元以下罰金;以及「大學雙語將啓動」,教育部宣布今年(2021年)九月將啟動大專校院學生雙語化學習計畫,目標包括2030年至少有四十所大專校院八成以上英語課採全英語授課,至少有一成大二及碩一學生修習兩門以上全英語課程,對此,轉為全英語授課的學習型態,不單單只是聽說之間的技術性操作,而是直指當前高教學習模式的結構性困境。

總之,高達15則的時事新聞箴言化,背後所實有的是從台灣島內到地緣政治、從疫情火熱到後疫情善後、從政治到經濟或其它以及從法令到典章等生活序曲,對此,多些達觀來看待從「COVID-19」到「後疫情社會」的生活樣態和世間百態,至於,糾結於『個體(蘋果)-制度(木桶)-環境(製造商)』所顯現出來的這些整體社會事實(holistic social fact),更是說明:這個世界唯一不變的,就是它隨時在做改變。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