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系教授
晴天社會福利協會理事長

報載根據行政院環保署的統計指出:倘若是以廚餘量去推算的話,那麼,去年(2010年)台灣人所浪費的食物總量多達有275萬噸,平均每人每年浪費121 公斤的食物,相比於歐美國家的平均值則是多了一成,更是非洲地區發展落後國家的20倍:連帶地,如果更進一步以每人每年約需547公斤的糧食計算,那麼, 台灣一年所浪費的食物足夠讓全台26萬的低收入戶人口吃上20年。顯然,相迎於十月十六日是「世界糧食日」,上述統計的發現,是有它延伸性討論的必要。
誠然,上述經驗事實的客觀數字,某種程度上,是有它回應於台灣社會之於消費型態、在地習性以及文化觀念的結構性限制,事實上,隨著社會的變遷,在食物浪費 一事上,台灣社會已經是有所進步,只是,當被期以更高的文明化內含以及全球生態主義的依存關係時,那麼,針對食物浪費一事的改變策進,就有回應於規範層次 (normative level)以及工具層次(instrumental level)的不同思考,這是因為:一方面,當台灣社會已經是躍進成為後工業發展型態之際,那麼,過去農業社會背後所潛藏之不足、匱乏以及沒有安全感的偏 安或苟且心態,是否已經在心靈結構(mind structure)上產生了轉化的質變效應;連帶地,在超脫沒得吃的結構性限制底下,那麼,無論是吃得飽或是吃到飽的消費習性,是否有回應於當代保健養 生的基本要求,就此而言,當前的台灣社會的確沒有提升應該要有的進化觀點,而這也使得諸多不妥當的消費行為或消耗模式,終極來看,其所償付的卻是更為不堪 的社會成本,比如說近年來包括惡性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事故傷害、慢性肝病及肝硬化、腎臟疾病、自殺及自傷、高血壓性疾病在內的十大死 因,多數是和生活型態以及營養不均之代謝症候群疾病有關。
至於,浪費食物所衍生出來的相對剝奪甚或是絕對貧窮一事,所謂延伸性的討論也是要有所保留,誠然,誇富式消費所對照出來的饑餓狀態,這的確是充滿道德教化 的正當性,但是,一造是吃得太撐或過飽,另外一造則是嗷嗷待哺,藉由此一兩極式的差距對比,來作為貧富差距的觀測指標,這一點是有待商榷的,畢竟,前者的 標地族群所要面對的是特定事故的風險(risk)規避,至於,後者的經濟弱勢人口族群則是以基本需求(need)要如何得以滿足,來作為燃眉之急的迫切問 題,因此,關於浪費食物的論述探究,就不全然僅止於浪費一事的誇張程度,而是要回到對於當事者在認知、態度以及行為上的改造與貫通;至於,對於那些無法滿 足最為基本之「食」的需求一事,相與關聯的制度性解套,這才是斧釜底抽薪的根本之道。
總之,要如何超脫濟眾工作的道德性指稱,藉以避免過度消費與饑寒交迫成為值得救助與否的二分切割,誠然,過度消費不正是某種匱乏心態的變相投射,而所謂富裕之中的貧乏,這又未嘗不是另外一項重要的社會人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