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在2月7日(2021年)凌晨1時36分,位於宜蘭縣政府東方85.1公里、台灣東部海域發生規模6.1地震,地震深度112公里,宜蘭地區最大震度4級,幾乎全台有感,此次的國家級警報在地震發生之際,發布的次數卻是高達有14次之多,一方面是在提醒地震以慎防強烈搖晃,另一方面也造成民眾被連續不斷的警報聲嚇醒,這其中是有進一步省思之必要。

誠然,氣象局「地震速報系統」自動偵測到地震時,經由系統判斷已達到5級以上的預警門檻,立即透過「災防告警系統」(Public Warning System,簡稱為PWS)針對告警範圍之縣市,發送地震預警訊息,因此,當預估地震規模或震央位置有明顯改變時,地震站也會不斷更新觀測資料並傳回至中央氣象局時,因此,也會出現連續發送更新的地震預警訊息給一般民眾。

冀此,中央氣象局表示,此起地震是因菲律賓海板塊隱沒到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所造成的隱沒帶型地震,之所以會發生連續14次的國家警報響起,主要乃是因本次地震事件地處臺灣東北較遠海域,且震源深度頗深,對於地震速報系統而言相對受限,以及受到「計算誤差」影響,導致系統自動解算多次更新的預警訊息,再藉由PWS以進行多次的發送,而為了降低上述情事之發生機率,氣象局已立即對地震速報系統自動偵測模組進行「優化」改進,避免再度發生單一的地震事件,出現發送多次的地震預警訊息情況,從而達到兼顧地震「防災」與「利民」的多方需求。

至於,為何災防告警的聲響如此驚人?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表示災防告警之聲響信號設計是有科學根據的,用意乃是在於讓人難以忽略,據以爭取到時間逃生,因此,告警聲響是具有特殊之「音頻」及「間隔」,包括(一)「特殊音頻」是由「853Hz」和「960Hz」合起來的正弦波聲音,會讓聽到的人很不舒服,因此應用在災害告警上使用;以及(二)「特殊間隔」則為2段聲響,每段間隔0.5秒。而每段聲響為1次2秒聲響加2次1秒聲響,每次間隔0.5秒。然而,我們該正視的是,預警系統「真正的用處」何在?以及當遇到預料之外的災難時,人的心理狀態和身體反應又是如何回應?

事實上,「防災」必須考量「人性」,而「人性」也必須切入到「心理」的認知基模,對此,John Leach在2004年的一篇研究所指出,針對許多災難案例分析,發現人們在遇到突發的災難當下,會有幾種不同的反應:

(一)不知所措的恐慌,伴隨如尖叫、亂逃等適得其反的行為,其中約佔10~15%。

(二)恐懼災害,但沒有即刻辦法執行任何動作。與上述恐慌的不同點在於,是還有「行動力」,但仍處於正在了解情況、思考解決的方式等狀態下,其中約佔75%上下。

(三)仍然保持冷靜,並有辦法即時做下一步的處理,其中約佔10~15%。

也就是說,遇到災難時,除了會有「戰或逃」(fight or flight)這兩種的因應策略外,還有「凍結」(freeze)的行為,人們面臨到突發情況,首先是「思考」我該怎麼做之凍結該項行為的發生;進而去「思索」要花時間以了解目前的[狀況;最後,才是「思量」可能的應變策略,處於「思考-「思索-「思量」的黃金逃生時機,如何縮短遇到災難之「凍結」行為的反應時間,這乃是最為首要的訓練。

把地震的情境套用在上述分類上的話,當地震發生時,能「冷靜應變」且具有「防災思維」的人佔少數,若民眾能收到地震預警的簡訊即多出5~10秒的時間,就可能幫助大家多些時間來加以反應,也就是說,地震預警最大的功能乃是在於「提升臨災的心理應對」;若遇到突發狀況發生時,「居安思危」優於「高枕無憂」;「超前部署」優於「臨場反應」以及「有所準備」優於「毫無準備」的。

總之,我們真正該要全面啟動的是「防災思維」,對於災防告警的時間就這麼短,該做什麼才最有效?假設,遇到地震時,地震預警系統能讓我們處於「凍結」狀態的時間從8~10秒縮減成1~2秒,那麼,從強化的「防災思維」、日常的「防災演練」到熟悉的「逃生動線」,方能找到當下應對的「保命策略」,如此一來,地震預警才能真正的發揮效用。

最後,民眾對防災意識業已逐漸提升,但是,民眾與政府都期待著「科技創新建設」對於防災的實質幫助,而非是主動學習各項的防災作為;同樣地,多數的政策執行雖然包括創新建設和防災宣導,但是,「宣導的成效」顯然遠遠不及「興建的設施」,這方面是有進一步檢討的改進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