擇性緘默症(Selective Mutism)
擇性緘默症是一種社交焦慮症,患者有正常説話的能力,但是,在特定情境下需要言語交流的場合,比如學校或有陌生人、人多的環境等,就是說不出口。此症原先的英文名為elective mutism,突顯出對此症的普遍誤解,乃甚至心理學家也不例外,誤以為患者自己決定在某些場合緘默,但是,實際上他們是處於極度的焦慮狀況,而迫使他們緘默,即使想說話,也不能發出任何聲音。為了表示其非自願性,1994年其英文名從帶有自願含義的舊名,改為中性的selective mutism。
《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把選擇性緘默症描述為兒童的罕見心理失調,患有這症的兒童和成人能正常說話和理解語言,但是,患者也會在特殊情境下「拒絕」和其他人說話,他們的其他行為和學習能力都正常,儘管他們不願意參與團體活動,就像是極端的害羞,但是,此一症狀的程度與保持時間顯然與害羞相異,譬如一個小孩在學校裡完全靜默,在家中卻能自由說話,不過,倘若是有陌生人在場可能又令患者靜默。
選擇性緘默症常會誤診為自閉症或亞斯伯格症候群,尤其是當患者在心理學家面前表現得特別退縮的情況下,從而可能使患者接受錯誤的治療方法,此症的發生比例仍不清楚,這是因為社會大眾不知道此症,因此,很多的個案並未發現,按有紀錄的個案統計,發病率為1比1000,但是,在《美國兒童及青年精神病學院雜誌》(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Child and Adolescent Psychiatry)一份於2002年的研究中,發生比例則是高至7比1000。
目前還沒有找到任何此症的病因,有證據顯示有遺傳因素,女性比男性患者較多,並且多是在3-5歲發病,女孩比較多見,容易被忽略,常在進入幼稚園或小學後,才因社交互動和課業問題被發現。
根據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的定義,選擇性緘默症患者理解和使用語言的能力都正常,患者大都只有在某些特定場合,因為焦慮或極度害羞,即使能夠說話也不敢開口說話。目前也有研究顯示,選擇性緘默症和焦慮障礙密切相關,認為患者並不是拒絕說話或選定不說話,而是因為焦慮使他們溝通困難,因此,表現出不說話、應答緩慢、神情木然呆滯、眼神閃躲、表情羞澀、少發問、因緊張焦慮呈現笨拙的或僵硬的姿勢或沒有任何反應,並且會隨著社會壓力增加、社會矛盾增多、社會流動性加大、家庭問題和家庭矛盾增多,引發擇性緘默症的因素增多,這類的患者不但存在,還有增多趨勢。
延伸性思考:社交焦慮症、自閉症、亞斯伯格症候群
資料來源: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醫學百科
(本則晴天小百科係由陳慧瑛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