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貽婷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顯示:2020年台北市人口持續外流,去年(2020年)台北市人口數為260萬2,418人,全年人口減少4萬2,623人,乃為27年人口衰減最多的一年,總人口數也創下了自1997年以來的新低,事實上,去年的六都人口也呈現出「三增三減」的發展景象,這其中包括新北市,桃園市及台中市的人口,分別增加0.31%,0.88%、0.2%,至於,台北市、台南市與高雄市的人口則是分別減少達1.61%,0.32%、0.26%。藉由以上的數據,可以窺見到台北市了除在「人口外流」部分是居六都之冠外,2020年的「遷出人口」業已超越「遷入人口」有高達9,842人之多,這亦顯示青年人口已開始離開台北市,代表台灣「北漂時代」即將終結,而接手的「首都脫北潮」則是悄然到來,面對此一「人口流失」及其城市是否宜居的重要指標,是有它進一步探究之必要。

雷文斯坦所提出的人口「遷移法則」,是建立在人口統計的實證基礎上,具體描述當時人口遷移的主要特徵,也開展出後來許多的人口遷移研究,這其中李(Everett S. Lee)所提出的「推拉理論」(the push-pull theory of migration))最具有影響力,他是從「移出地的因素」、「移入地的因素」、「遷移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以及「個人因素」,這四大面向來解釋促成人口遷移的原因,首先,移出地與移入地同時存在著某些促使「人口外移的推力」,比如人口成長、人口密度、缺乏經濟機會、或政治壓迫等;以及促使「人口移入的拉力」,像是勞動力的需求、土地、經濟機會或政治自由等;除此之外,在人口遷移過程中的「障礙性因素」(兩地距離或政策與社會福利等影響)以及「個人因素」(個人能力、生命週期、對環境的認知、訊息的掌握等),也會影響這些推力與拉力的作用程度。

反觀之下的台北市,1967年升格為直轄市年份,實為六都之「最早」;2019年社會增加率為-16.9‰,也為六都之「最低」,2019年老化指數為134.44%,更為六都之「最老」;2019年結婚率亦為僅4.86%,乃是六都之「最少」;「最早、最低、最老、最少」的天龍國光環,已然不復存在,特別是扣緊「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的交互影響以及「人—文—地—產—景」各個層面的環環相扣和層層堆疊,造就縣市合併改制邁入十周年之際,六都城市人口的增減出現微妙的變化,以台北、高雄兩大城市人口外移趨勢不減,桃園、台中、台南反而是發揮「磁吸效力」,這除了通勤考量以外,產業變化、就業機會及社福政策等,亦是促成人口移動的關鍵原因。

總之,過去十年下來台北市遷出近十萬人的人口,細究各種的原因,除了台北市的高房價和收入下跌外,北北基桃通勤族人口的增多,也逐漸形成所謂的「新區域生活圈」,這多少回應於「個人—制度—環境」所帶來的影響外,更是也要從「社區」或「國家」層次,來檢視人口的移動所帶來的連鎖效應,例如人才異動流失、資源分配不均、人口結構改變、勞動市場萎縮等因素,是否會進一步加劇人口外流或人口過度集中的加惡情形。

正處於矛盾、拉扯狀態的台北一市,無論是過去或現在,人口遷移已經是一個值得持續探究的變遷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