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今年(2021年)衛福部大幅度修正基層訪視頻率,依其關懷訪視手冊的規定,每一個案的關懷訪視服務為3個月,每月至少2次,得依其個案狀況延長至6個月,如必要再延長者,還是需要經由衛生局的同意始得延長;另外,關懷會談時間以30分鐘至50分鐘為宜,特別是今年所新增的個案,該月便要求訪視人員在接觸到自殺個案本人之後,啟動密集訪視(每月4次),只不過,回應於衛福部2020年全國自殺通報人次高達有35,324人,自殺死亡人數為3,864人,這多少點明出來該項自殺防治議題的論述思考,理應是多層且深邃的。

基本上,每位第一線的訪視人員耗費心神以努力接觸案主最為深層的身心痛楚,特別是提供密集接觸的服務方式,然而,自殺防治關懷追蹤乃為短期服務(約兩到三個月),因此,在與個案密集接觸以建立信任關係後,又要面臨快速地離開,這對於個案來說,是否也是另外一種離別的撕裂創傷?多次的抗議與文筆戰,仍然無法讓決策者理解第一線所面臨的困難,此一龐大的案量負荷,乃是每一位社會工作者或直接服務者會面對到的結構性問題,然而,站在個案最佳利益的角度,身心耗竭的一線人員是否有足夠的量能來提供適切服務,而關涉到第一線人員在良知與績效的多重幸挑戰,是否也是要磨去自身的稜角以配合制度規定,方能得以有所倖存。

誠然,站在自殺防治的理論與原則上,『一問二應三轉介』係為主要的工作模式,評估風險的機制設計,固然是用來提供相關的資源轉介,但是,更為重要的是要讓個案在資源連結上,不至於中斷,只不過,impower個案力量並非是一蹴可成的,特別是自殺個案中非自願案主占有一定的比例,自殺關懷訪視員往往需要接觸的即是這些非自願且使用高危手段的自殺個案,同時要與個案站在同一陣線或是相互拉扯;連帶地,自殺防治關懷員撐著負面的能量與苦痛的靈魂,嘗試梳理個案生命脈絡裡那串的「瑞士起司理論」(Swiss Cheese Model),以將逐漸迷失的守護生命的初心,轉而成為同理技巧,藉此尋找轉介結案的契機點,以此觀之,內心矛盾及其訪視頻率的彼此推拉底下,究竟服務的品質係要以數量為主,還是以品質為重?而服務龐大的通報族群,業已消耗人力資源的有效運用,卻不能真正防堵第一次的自殺行徑即是死亡的已遂民眾,畢竟,通報與自死數量的極大差異,這並非僅是第一線工作人員的苦勞,而是未能妥善的準確預估出自殺族群所導致的後果。

最後,自殺年齡層也出現年輕化趨勢,從2017年24歲以下自殺死亡人數的197人,到2018年的220人,2019年再次攀高到267人,許多青年學子在花漾年華之際,嘎然離開了世界,社會環境的改變,再加上通訊、社群軟體的使用改變,青少年所擁有的,已非過去時代的單純、封閉,而是要就網路上不同年齡層及其資訊爆炸的混亂世代,以思索心智未臻成熟者,如何使其價值觀是來自於健全的心靈,或者是需要不斷地偽裝自己?

總之,如今不再是懷古念舊的時候,決策者應思考的是需要修正與創新自殺防治的防制模式,而非一味地自我安慰般覬覦增加服務次數便可以讓自殺防治的棘手難題,獲致有效的通盤解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