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草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一則報導指出有一名被列管的病患已經死亡7年之久,但是,精神列管系統仍然登載訪視紀錄新聞,對此,扣緊政府以推動社會安全網具體措施之一的「精神病患社區關懷訪視」,該則的作假紀錄,令人不禁要去思索冰山效應底下,究竟還有那些未被正視的構造原因與實務現場困境。

首先,衛生所乃為社區公衛守護前線,在此一科層組織之下,編制有限的醫療護理人力,部份衛生所尚須兼顧門診醫療服務,同時,也要貫徹地方主管衛生機關的公衛政策與防治工作,像是傳染病防治工作、幼兒預防接種、流感疫苗接種、癌症篩檢、保健預防宣導講座、精神個案社區追蹤等,如此一來,為了呈現衛生所的執行績效,採借關鍵績效指標(KPI)為導向的考評機制,成為最直接的列管方法,畢竟,質化作業的考評花費曠時,而也這使得實務場域的成效多傾向於美化數字的績效導向。

事實上,依據<精神疾病患者社區訪視要點>,精神照護資訊管理系統的個案收案來源有出院通報、出監及領有身心障礙手冊等不同類型個案,而後再以分級照護個案區分成1~5級照護管理,以責成轄區的公衛護理師定期提供關懷訪視及精神醫療資源等協助,除此之外,還有加強「強制住院及一般精神病人出院追蹤」及「定期追蹤訪視社區個案」的配套措施,出院個案3個月內應列為1級照護,之後依序調整級數,若有精神病人合併家庭暴力(含兒童保護案件)或符合家庭暴力高危機個案,則是需要依據上述的家訪要點,適時將個案列入1級照護,並且加強整合精神病人及家暴個案等相關資源。

由此可知,公衛護理師在處理精神病患者社區訪視工作,除了需要具有精神衛生專業,另須妥善利用包括醫療、復健、社會福利等各種資源,並且具備對於案家各階段情境與風險的敏感度,藉此適時地介入和提供人身安全措施,從而及早設下停損點,以此觀之,公衛護理師在執行面的業務量及服務範圍,可謂是包山包海,諸如從小到老、從生到死、從防治到治療以及從行政到宣導,乃甚至於今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之際,國家口罩隊更是將衛生所納入口罩銷售據點,基層的公衛人力作為社會安全網第一線守衛者之辛勞,可想而知。

冀此,本則新聞透露病患死亡已7年,卻仍然出現訪視紀錄的荒誕現象,如此一來,諸如精神照護資訊系統是否有與戶政死亡系統勾稽,抑或與其他特殊族群的個管系統資訊有所聯結,以利於公衛護理師進行整體資訊的有效整合,對於各個照護系統獨立運作所造成的統整差異,在在令人感到有些匪夷所思;連帶地,即使是將本案視為特例,但是,不免令人擔憂是否還有其他未被發現的黑數個案。

總之,精神衛生專業是需要深耕與培力,而非只是「有人做、有績效」就好,關鍵績效指標的數字展示,固然具有管理的運作優勢,但是,無法真實呈現場的困境與問題真相,社區基層公衛面臨到「加倍努力」的困境依舊存在,這部國家機器所運轉的工作認同感,更是逐漸被邊緣化,其所磨損的又豈只是工作的倦怠,而是動搖到為民服務的初衷信念。

一言難盡以檢視公衛科層組織的運作失靈現象,這也絕非僅於此一個別案例的咎責,而是有其通盤檢討及其戮力改善之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