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怡薇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依據台灣自殺防治學會統計資料顯示,1997年自殺死亡在當年度十大死因排名第十,回顧1997年的那一年,發生遠東航空128號班機劫機事件、嚴重豬隻口蹄疫事件、國華航空7601號班機在馬祖北竿壁山墜毀、溫妮颱風造成林肯大郡倒塌、白曉燕命案、陳進興事件、臺北市拔河斷臂事件等等,社會瀰漫的不安與創傷感,爾後,自殺死亡連續13年也都高居十大死因之一,2006年的自殺死亡人數更是來到了高峰,當年的全國自殺防治中心因應成立,政府積極採取各種相關的自殺防治策略,自殺死亡率便開始逐年下降,然而,14-24歲青少年的自殺死亡率,2019年之際來到了每十萬人口9.1人,創下歷年來最高,令人不禁心疼未來主人翁的心理健康及其對於生命價值不可承受之重,特別是背後所身處的時代環境、世代心理變遷等課題思索。

首先,就青少年的發展階段而言,其內、外快速變化的生理成長,這其中又以性器官的發育與成熟及其所帶來的生理現象改變最為明顯,如此一來,也為這一群懵懂的青少年產生自我探索的認知困擾,根據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青少年邁入「形式運思期」,他們在情緒基礎上發展抽象概念、理論與原則,依其情緒的好壞而對人、事、物產生直接的反應,美國心理學家霍爾(Granville Stanley Hall﹐1844-1924)指出因為青少年的情緒起伏很大,而將此一階段的青少年稱為風暴期(storm and stress period);連帶地,諸如身心成長的角色混淆;反抗權威以展現自我;以及同儕接納和偶像崇拜,也成為青少年時期的顯著特性。

其次,從自殺死亡數據來看,男性自殺死亡人數約是女性的2倍,女性自殺企圖者則是男性的2倍,這也意味的是在傳統體制與思想教育下的男性,較不擅長表露自我脆弱或尋求協助,故而自殺意念隱誨藏心且堅定,常以激烈手段與高致命率方式輕生;反之,女性特質的婉約、感性及較願意吐露心聲,較可令身旁的親友察覺自殺企圖者的求救訊息;除此之外,青少年的自殺行為可分為「慢性歷程」與「急性歷程」兩種類型,這其中的慢性歷程累積了長期以來內在成長和外在環境的相互拉扯過程,至於,「急性歷程」則是因為某些事件的生活變化,致使青少年感受到壓力與情緒的波動,而出現外顯的自殺行為。

總之,青少年面臨到生理成長、內在心靈以及如何有效因應外在環境變遷的自我調適,特別是要如何安定己身,這方面,仍然還是需要回歸到身旁的您、我來和青少年一起學習「先存諸己,而後存人」,也就是說,先從「疼愛自己的心」開始做起;另外,也需要與時俱進以學習和善用相關的專業心理衛生和各項資源協助,像是各個縣市心理衛生健康中心與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等專線、專責機制設計的專業協助。

從青少年的窗,去看見他們與她們的認知世界,好一個共親職的社會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