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保署日前宣布,自付差額特材不訂上限價,但9月1日起將處理收費明顯不合理的極端值,再度引發醫界反彈。健保署今天澄清,極端值是醫界公協會自行訂定,遇到問題將加強溝通。

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今年6月公告,將對8類、共352項健保差額特材訂定收費上限,8月1日上路,引發醫界反彈。衛福部長陳時中親自對外溝通並達成共識,健保署在8月又宣布不訂收費上限,先處理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

健保署近日公告8類特材極端值,將於9月1日起發文給價格超出極端值的院所,要求9月底前調價或說明。消息一出,再次引發醫界反彈,批評健保署毫無信用,早已宣布不訂上限卻又匆匆訂出收費上限。

健保署醫審及藥材組副組長黃兆杰今天接受中央社記者訪問時表示,6月13日陳時中邀集各界醫師、專家開會討論自費特材上限規定,會後做出3項決議,包括對健保特材做更細緻的功能分類、優先處理極端不合理價格、特材資訊公開透明等,後來雖不訂收費上限,但自費特材管理方向仍依循3項會議決議進行。

在極端不合理價格方面,健保署6月24日、7月1日曾和眼科醫學會等17個公協會開會討論極端值訂定,也就是特材的「不合理價格」,黃兆杰指出,公協會代表也認同應管理定價過高的特材,因此由公協會針對不同類別、功能特材訂出極端值,健保署僅根據討論出的結論,通知收費超過極端值的醫療院所。

黃兆杰說,健保特材極端值新制今天起將展開1個月勸導期,輔導醫院改善,若醫療院所採購價格真的高於極端值,健保署也會介入了解,加強溝通。(時事新聞來源:中央社,20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