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佑杰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近日接連傳出女性社工員和韓國首爾市長跳樓自殺的新聞,一個正值青春年華,事業正蓄勢待發;一個事業有成,在接近人生晚年之際還可能是會大有所為的政壇要角,只是,在面對人生不能承受之輕時,他們選擇了結束生命。雖然這兩個案件都還在偵辦中,自殺原因也有待釐清,不過,我們還是可以從其被揭露的相關資訊和進一步延伸而來的諸多社會現象,來探討自殺這個議題。兩個案件的相似之處都是情感問題,先不去論及這其間是否有違反法律之處,但是,似乎都有社會倫理爭議之嫌,不僅讓其遺族和相關當事人,面臨到人生中相當大的危機,也為社會帶來極大的震撼。

根據統計,全世界每40秒就有人死於自殺,15~29歲年齡層死因當中,自殺更是高居第二位,雖然近20年來,全球的自殺率有全面降低的變化趨勢,但是,台灣的自殺率卻一直是高於全球平均,雖自2006年逐年下降,不過,近年卻又「逆勢上漲」年增3%,來到12.5%(每十萬人口)。依據2018年自殺防治中心的成果報告來分析,自殺原因的前三位依序為「情感/人際關係」、「精神健康/物質濫用」及「工作/經濟」,占比各為46.5%、42.6%及10.7%,從性別來看,男多於女,性別比約1.94,從地區來看,基隆市、花蓮縣、臺東縣、宜蘭縣、南投縣與嘉義縣的人數較多,從年齡層來看,不管男女都是45-64歲最多,至於,在自殺死亡前未通報比例,則是以45-64歲居各年齡層之最。

自2006年台灣開始試辦自殺防治計畫並於2009正式成立自殺防治中心以來,我們的確是掌握到一些數據,也仔細分析了原因和自殺人口的分布狀況,但是,自殺防治始終還是一項難解的課題。其實相較於各國,台灣的自殺防治計畫算是相當完整,在策略上分為三個層次進行規劃,分別為全面性、選擇性及指標性。全面性策略重點在促進全體民眾的心理健康,同時,施以自殺相關資訊之監測機制設計;選擇性策略聚焦在高風險族群,強化其心理健康篩選及風險辨識;指標性策略則是關注高自殺風險個人,提供自殺企圖者即時的關懷與介入服務,並於2019年通過<自殺防治法>,建置通報系統,由各地方政府委託醫療單位聘雇所謂的「自殺關懷訪視員」(簡稱自關員),以進行相關的防治措施。

除了傳統的衛教宣導,基於網路及智慧型手機的發達、社交媒體的興起等,我們也在網路上加強靜態網頁及動態影片的衛教宣導,並且努力查緝國內外教唆自殺及教導自殺的網站,另外,還開發了「心情溫度計」,以讓民眾可隨時自我檢測情緒及心理狀態,並且提供心衛資源及線上電子書,俾利於民眾查詢等。

但是,令人不禁要問的是,凡此種種從中央到地方、從家庭到校園、從訪視關懷到網路宣導、從自殺前通報到事後處理等方方面面的防治措施都有了,為何還不能有效防制自殺的發生?這其中,自殺前通報的比率不高是一個棘手的難題,因此,要如何能夠善用人工智慧來加強網路監控,進而找出潛在有自殺傾向的人,以補自殺通報的不足;再則,關懷訪視遭到拒絕也是一個普遍的現象,拒訪的原因很多,像是認為關訪員為詐騙集團、不認為關訪員能提供協助或感覺無助無望、社交退縮迴避等,因此,如何強化關懷訪視員的專業能力和醫療知,這應該是一個可以培力的重點所在。至於,自殺後事件的處理也是我們應再行關注的重點,如倖存者的處遇或其遺族的關懷等,據統計,自殺者的遺族自殺的機率也不低。

人生難免有時會碰到感覺好像過不去的檻,想到流氓阿德有一首歌:「給五十歲自己的備忘錄」:

“昨天 是牆壁上掛著的相片
今天 是車窗外後退的風景
明天 是床頭邊未響的鬧鐘
後天 是墓碑上褪色的名字

今天你的心情是怎樣?是感到寂寞還是孤單?
要記得 對自己好一點
世界上沒有完美這款物件
所謂的夢想 只是一種生活的態度
有也好 無也罷 盡力就好。”

冀此,學會寬恕自己和放下,這是一個永遠的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