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系統理論(Ecological Systems Theory)
Bronfenbrenner(1988)受到Vygotsky的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1967)的影響,從社會學與發展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於1979年提出生態系統理論,主張個體的成長是受生物因素及環境因素交互影響的一個過程,個體會因其面臨的環境而有所變化,且發展必須包括個人與環境的互動,他並將環境解釋為「一組繁複層層相連的結構,層層環繞,包含著個人,就如一組層次成套的「俄羅斯娃娃」。 換言之,互動過程不只在同一層環境系統中,而是多層環境系統中交互形成的,每個系統直接或間接與其它系統互動,且複雜地影響個人發展,最後形成個體與環境間的獨特發展脈絡。
至於,生態系統理論特別聚焦於個人與其周遭環境之交流,並將個人週遭發展的環境分為以下幾個不同層次,包含:
(一)微系統(microsytem):
微系統指的是位於生態系統理論中最內層,與發展中個體最有直接關係、互動最頻繁,也是最重要的生活環境,包括家庭、學校、同儕團體或父母親的工作場所等。微系統內的成員大多數透過面對面直接互動的方式,彼此影響對方,例如師生關係便可視作一微系統。
(二)中介系統(mesosystem):
中介系統指的是個體所直接參與的兩個或兩個以上微系統間的關連與互動,亦即,由個體所積極參與的各種生活場域的交互關係所構成,例如:學校定期舉辦的家長日即為家庭與學校等兩個以上的微觀系統間的互動關係,此外,Bronfenbrenner也特別提到,中介系統的產生通常與生態銜接(ecological transition)的概念有關,亦即,當一個人從某個角色變成另一個角色,或者當一個人從一個場所移動到另一個場所時,就會發生「生態銜接」,因此,各場所之間需要維持良性的互動與聯繫(亦即良性的居間系統),以幫助個體順利地經歷這些轉換(引自王美方,2003,頁 7)。
(三)外部系統(exosystem):
外部系統是由兩個或更多生活場域間的關連與互動所組成,個體並不會直接積極 參與外部系統,但是,外部系統卻會間接地影響該個體的成長、價值觀等,並且會與發展中的個體產生某種程度上有互為因果的滾動效應,例如:父母的工作特質、居住的社區環境,會因為父母親工作不穩定鮮少在家,而經常將孩子寄放在祖父母家時,這對於孩子的發展便有一定程度的影響。
(四)巨系統(macrosystem):
巨系統指的是政府、宗教、教育和經濟等制度所環繞而成的廣泛的社會文化體系,它會因為各個國家、民族、人種而所差異,畢竟,個人被社會的價值觀所影響,像是西方的師生文化與台灣的師生關係就大不相同,又如不同的時代,教育政策也會有所差異。
(五)時間系統(chronosystem):
前述四個系統是 Bronfenbrenner較早提出的論述,之後他又加入「時間系統」的概念,以突顯系統外與系統間的發展動態,對此,時間系統顯示了個體的發展隨環境與時間改變,以及個體隨時間發展所展現出的關係(Vander Zanden, 2002/2005),例如:青少年知覺到家庭支持隨著年紀越大而減少,朋友支持則隨著年紀越大而增加。
延伸性概念:社會文化認知發展論、生態銜接、俄羅斯娃娃
資料來源:楊舒涵(2015)。有校歸不得的孩子─由生態系統合作的角度探討校園內的拒學現象。台灣心理諮商季刊,7卷4期,15-16頁。
(本則小百科係由陳楷菱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