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誼銘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近日,社會因為新冠肺炎(COVID-19)顯得動盪不安,百工百業無不受其影響,根據報載,針對本次疫情,在衛生福利部被分配到169.9億的特別預算當中,也包含對於居家服務、社區長期照顧機構的紓困補助,對此,紓困補助的需求來源、正當性及其所帶來的相關效益,是有它多面向的商榷之處。

事實上,因為疫情的發展,許多長者在長照的服務需求上,逐漸轉向減少群體或是個人接觸的服務方式,諸如取消醫院復健而申請居家復健,甚至是取消任何形式的居家服務,以減少接觸感染的機會,如此一來,這對於暫停服務的社區關懷據點以及失智據點對於長者都是影響甚鉅,順此,依照紓困條例的內容,凡是因疫情被迫停業的長照機構可獲得最高三個月的基本營運費補助,而案量比過去少15%則是可以獲得貸款紓困,在此的問題癥結點就必須聚焦在:究竟紓困補助能夠帶來多少的實質幫助?而現金式的補助真的能夠解決長者以及滿足照顧者身心靈的相關需求?

誠然,依照台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的調查,我國目前因疫情而終止居家服務的比例約為2%~10%,在福利輸送上的實物給付(in-kind)失靈的狀況下,現金給付(in-cash)並無法達成長者與照顧者在其長照服務中的表達性需求(expressed needs),遠地不說,排除掉因為終止服務的部分,疫情期間整體的新進案量仍呈現增加的狀態,以紓困補助的方式來補破網,恐怕是屋漏偏逢連夜雨,雖然,部份社區關懷據點以及失智據點,則改由使用直播的方式來讓課程不間斷,持續的提供服務,順此延伸思考的卻是,藉由科技輔助的社會互動方式,是否能夠真的滿足長者的社交性需求?

綜觀上述,社會在疫情的肆虐之下,「家」成為了長者與照顧者間唯一的「小」避風港,長期相處的高度壓力下,不僅失智長者乃至於全家都須面臨情緒異常與問題行為的照顧課題,更遑論只有外籍看護照顧的獨居老人所釀成的移工悲歌。

總之,如同社會上的許多企業一樣,疫情也許為長照服務輸送的慘況雪上加霜,但是,這也不免令人深思,疫情來臨之前,第一線得照服人力是否足夠?第二線的社工、個管、照專人員又是否背負著超乎負荷的案量?在背後的國家資源,是否能夠有效挹注以滿足民眾所期望的服務需求?

期望,因為本次的疫情,讓各行各業重新檢視自身的優勢與劣勢,從而發展出能夠因應社會動盪的企業策略,也包括如何讓個人的負能量、劣態勢,得以產生翻轉蛻變的增長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