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曄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會工作師學分班學生)

 

從2月至今,新冠肺炎疫情擴大延燒,從個人到家庭、從家庭到社會、從社會到國家以及從單一國家到全球,對各行各業引發不小的經濟衝擊,這也使得隨後要來臨的「後Covid19時代」,更多考驗與挑戰才正要展開。

「有政府請安心」,斗大的六字出現在5月4日行政院召開的「前進紓困,振興經濟」的記者會上,然而,記者會後卻是一連串斷鏈失序的開始,這是因為:『民之所欲、常在我心』這八個字,突顯出來的是未起跑便先鳴槍的好大喜功心態,公文尚未宣布,政府表功惹來民怨,接下來更是由地方政府和人民自行去面對超難的數學公式、超繁雜的證明文件以及超級無辜的區公所工作人員,這民眾不禁想問:「我與一萬元的距離,是否比社交距離還要遙遠?」,從計算公式及文件審核到只需身份證及切結書,中間轉換的審核標準何在及其有應有的政治責任?弱勢民眾認為1500元補助寧可不要,改要1萬元的紓困,試問:前後政策是否一致?街頭藝人申請最高可得6萬元,賣玉蘭花1萬元,計程車司機可拿6萬元,各部會決策不同調,更是令民眾覺得政府是否有職業歧視?俗話說「呷緊弄破碗」一連串的脫序演出,雖然政府有紓困的美意,但是,窺見到的卻是未盡周詳的需求評估及其應該要有的配套措施。

冀此,究竟是要解決什麼人的什麼問題?可以解決到什麼程度?以及又會衍生出來什麼樣的衝擊影響?政府是否該向人民好好地說清楚此一「快速收件、中央審核、基層免責」,是否就是最後的定調原則?試問,當政府以社會救助思維出發,設計出來的紓困方案,重點規劃自然會是在認定及審核資格,然而,社會救助原始的設計在於協助一時不便的受災戶,因此,相關的審核機制實屬必要,但是,這一波的紓困,究竟是特定的受災戶或是普遍的弱勢大眾?是短期的救急或中長期的解套?中央高層的確是需要自為省思。

連帶地,在中央請客、地方料理的心態底下,再問,中央審核的標準為何?是否有讓人民及地方理解?朝令夕改的申請規則,彷彿吊著胡蘿蔔,卻讓急得像熱鍋上的家庭,一次又一次的失望根本是吃不到胡蘿蔔。「不用急著第一天,慢慢來没關係」,更是突顯政府官員未能苦民所苦,欠缺換位思考的同理心思維。

總之,中央政府在此波紓困方案中,以一種簡單的口號,就如同涂爾幹所提的「集體亢奮」的概念,藉此鞏固群首與粉絲群眾們的關係連帶,誠然,運用得當的話,的確是可以成為後Covid19時代,用以安撫人民無助心靈的重要機制,但是,也可被政治性地催化成對政府及社會不滿後的暴民心理。我們需要的是有智慧的政府,讓人民「安貧樂道」;而不是一昧丑表功的父母官,將人民推入「新貧之亂」。

中央在被人民打了第一次不及格後,應用功準備,而非草率應試,提油滅火是無法解決問題的,最後,落得補考抑或是再次被當的窘境,如此一來,對中央、對地方、對人民,最終,只會是淪為三輸的共難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