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順民
中國文化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教授
中華民國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創會理事長
晴天電子發票愛心碼9595995

 

報載由台大、台師大、台科大所組成的台灣大學系統,擬於在明年(2020年)2月的全國大學校長會議裡提案,將現行每一學期18周的上課周次,改為只上15周,藉此跟國外銜接,對此,教育部初步的回應是這三間學校可以逕自施行,只不過,要如何藉由這樣的調整機制,從而去探究現行高等教育整體制度運作的諸多失靈情形,這才是問題的針砭所在。

基本上,上述顛覆性的變革措施,雖然是有它接軌於外國的進步意義,但是,風土民情的文化主義,指陳出來的乃是如此的巨變,其所要翻轉的又豈止是授課與上課時數一舉的減少六分之一,而是從課堂時數之「量」的縮減到教育品質之「質」的蛻變增長,是否有其它配套且積極的應對措施,就此而言,該項的策進作為,究竟是係用以提升學生的學習效率,也就是說,強調學習的重點乃是在於「精」而不是在於「多」?倘若此一命題成立的話,那麼,少上3周的設算基準為何,何以不是少上6周抑或是乾脆反向操作只上3周?至於,不用再來課堂上課的自主學習,對賭的是早已漫不經心的高教學習氛圍?准此,在這裡的論述真義點明出來:學生上課的時間較長,是否就等同於所學的就是比較多和比較好,只是,對於此一命題的假設考驗,自當是不能忽略各種可能的干擾變數、情境因素和學習環境。

事實上,台灣雖然是作為全世界最長周數的高教國家,但是,揆諸於整學期四個多月下來的學習效果,卻也不盡然只是侷限在於上課的周次和時數,而是有無進一步地思索從課堂教室到圖書館自習以迄於無所不在的各種成長學習元素,是否已內化成為獨立思辨的素養之一,更遑論於扮演高教學生的一員,其所需要去面對的正是諸如探索教育、職涯規劃、學習態度的基本提問,就此而言,倘若是因為上課的周數拉了太長,而必須要加以調整,藉此提升同學們意願來上課的出席率,那麼,像是學習的動機或動力、老師授課的效能訓練抑或是相關評量的成績考核等等,在在都有待進行通盤的檢討;連帶地,過多的上課時數,映照於過長的寒暑假期,那麼,需要結構性調整的,又豈止於到校上課的周次或時數。冀此,在這裡的思辨所在,其所直指的就不全然只是到校與否以及上課放假的二分對峙,而是一種自覺、自知、自發、自動、自律以及自主的『心靈結構』(mind structure),究竟有無因為少上了幾堂課或者老師願意多上些的補充內容,而被有效增益與提升?

總之,每一學期可以少上3周的課程時數,在一個『爽』字的背後,對應的會是更為嚴肅的豈止是一個『自』字的自覺、自知、自發、自動、自律與自主,就此而言,欠缺危機意識的病識感,這才是該起議題現象以及當前高教養成的針砭所在。

(本文並同步刊登在晴天社會福利協會官網)
(本文的著作財產權經王順民授權歡迎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