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誼銘
(中國文化大學學士後社工師學分班學生)

 

根據報載,心肺復甦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簡稱CPR)曾為政府提倡救人的全民運動,以亞洲復甦聯合會主席的觀點來看,能夠有效習得CPR的人數卻是呈現不斷的下降趨勢,以至於台灣急救存活率只有百分之二十二,比起美國西雅圖地區的百分之六十三,實有一段非常大的差距,以此觀之,有關於台灣CPR的教學質量以及民眾意識,是有進一步能夠做延伸討論的空間。

事實上,意外隨時都會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發生在你我身邊,一旦心臟停止跳動,氧氣就會無法經由循環系統到達腦部,在十分鐘後就會在腦中造成不可逆的傷害,而以現行救護車的抵達速度來說,實在無法趕上身體狀況惡化的速度,況且還要加上後送醫院的時間,以此觀之,在民眾間培養緊急處置的知能,造出一個互助社會的氣氛,就顯得相對重要。然而,根據統計資料,台北市只有約三成的民眾願意在必要時刻為他人施行CPR,與歐美國家的五、六成還是有相當大的差距,究竟是什麼原因造成社會如此的冷漠?

基本上,對於CPR的觀念,相信不少的民眾都有受過相關的教育,但是,在實作上卻是戰戰兢兢,不僅是害怕操作步驟上有瑕疵,更深的恐懼或許是來自近年來不斷惡化的醫病關係,而造成急救行為上可能造成的糾紛,進而形成心有餘而力不足的兩難困境。事實上,政府已經在2012年立法通過〈緊急醫療救護法〉,以確保急救者能夠免於法律責任,另外一個CPR所顧慮的對陌生人口對口人工呼吸,也已簡化為暢通呼吸道以及胸外心臟按摩等非接觸行為,惟民眾對於上述知能仍相當有限,對於社會互助的塑造,顯然還是需要更多的資源投入以及急救成功實例的推廣,總而言之,不論動作是否到位、結果是否成功,當下有急救總比沒急救,更能夠讓患者有更高的存活機會。

總之,在CPR的經費分配上,常常是由企業、團體做在職教育訓練為大宗,一則造成對於一般民眾的排擠效應,再則會因為排擠效應而延伸出無法將訓練成果遍地開花在一般民眾的風險意識內,除此之外,訓練的時數完成了,訓用之間又要如何有效銜接?持有時數證明的狀況下,多半需要在兩年內重新完成繼續教育來更新證照的效力,而在完成執照更新後,就真的能夠在緊急情況發揮效用?就此而言,理當思考訓練與實作之間的關聯性,並且將民眾對於急救的風險管理列為優先排除的問題,從而解除急救施作的相關疑慮,藉以營造互相保護的社會意識,這才是長遠之計的因應對策。